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三》
《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三》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

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0)
翻译
竺乾的心法被拈花微笑所体现,洙泗的家风则通过鼓瑟的声音传达出来。
一个问题的回答已经足以位列第二,再询问来源则揭示了更多的深层含义。
注释
竺乾: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合称,这里指佛教或儒家文化。
心法:佛教中指修行的法门或智慧。
拈花:佛教故事中的典故,禅宗大师拈花示众,不言而喻。
洙泗:洙水和泗水,孔子讲学的地方,代表儒家传统。
鼓瑟:象征音乐教育,儒家重视礼乐教化。
希:稀少、深奥。
居第二:排名第二。
来处:出处或来源。
落三机:揭示出更深的三层含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题为《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三)》。诗中,诗人以“竺乾心法”和“洙泗家风”两个典故,描绘了一种禅宗与儒家文化的交融。"竺乾心法拈花笑"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宗公案,通过拈花微笑传达深奥的佛法;"洙泗家风鼓瑟希"则暗指儒家的教化传统,如孔子在洙泗之间讲学,弦歌不辍。

"一问已应居第二",暗示了頔上人的智慧和回答的迅速,仿佛在问答中已占得上风;"更询来处落三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思敏捷和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言外之意是即使再追问,他也能够从容应对,不落俗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与儒家的意象,赞扬頔上人的学识和智慧,同时也寓含了对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欣赏。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白露日归途即目

零露瀼瀼白,空囊草草归。

野花能自笑,秋叶未全稀。

云敛千山出,风高一雁飞。

且舒萧散意,觅酒叩村扉。

(0)

归思

归帆几日挂双蒲,夜夜寒螀恼病夫。

太守欲过应仲远,故人殊愧阮元瑜。

悲来天地思尘甑,老去河山惜锻炉。

惟有百年零雨恨,惊魂预恐怯江湖。

(0)

送心壁上人还开先寺次青门韵·其一

邓尉探梅罢,高僧别我归。

烟江聊握手,春雨细沾衣。

路逐青山杳,帆携白鸟飞。

到应三月暮,犹及看蔷薇。

(0)

己卯除夕次悔余同年韵

红幡彩胜逐时新,柏子香生土室春。

雪后原田皆种玉,风前蜡炬欲销银。

友朋共吃残年饭,僮仆偕为守岁人。

寥落自甘应不恨,倚闾惟念白头亲。

(0)

柳枝词

满堤花雾湿萋迷,万缕黄金一色齐。

是处楼台烟雨里,流莺知坐那枝啼。

(0)

由退谷至广泉道中

曲曲绿坡道,翛然策杖登。

乱溪惟见石,半岭忽逢僧。

径转已无路,山开又一层。

祇园钟鼓静,何处觅秋镫。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