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兰秀,武陵桃熟。种志玄都,香传幽谷。
易称辨物,盖以类族。何来金丝,采之盈匊。
附以紫萝,亦几一束。虽袭其名,实殊其目。
屈原已死,陶潜不复。女史记之,以防混浊。
湘江兰秀,武陵桃熟。种志玄都,香传幽谷。
易称辨物,盖以类族。何来金丝,采之盈匊。
附以紫萝,亦几一束。虽袭其名,实殊其目。
屈原已死,陶潜不复。女史记之,以防混浊。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湘江的兰花与武陵的桃树,以及金丝与紫萝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独特之美。诗中引用《易经》中的“辨物”概念,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分类和区别。诗人借屈原和陶潜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慕,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逝去表示了惋惜。最后,女史记录此事,旨在防止混淆,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和纯洁性。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