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炬咸阳火未残,楚人真是沐猴冠。
英雄岂学书生算,也作还乡昼锦看。
一炬咸阳火未残,楚人真是沐猴冠。
英雄岂学书生算,也作还乡昼锦看。
这首诗《项羽》由清代诗人汪绎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项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西楚霸王的独特见解与情感。
首句“一炬咸阳火未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秦末战火连天的场景,尤其是那场焚烧咸阳的大火,虽已过去,但其影响犹存,暗示了项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次句“楚人真是沐猴冠”,运用比喻手法,将楚人(指项羽)比作沐猴戴冠,形象地讽刺了项羽虽然身居高位,却缺乏应有的智慧和见识,暗示其最终失败的命运。
第三句“英雄岂学书生算”,直接表达了对项羽的肯定与赞美,认为他作为英雄,不应像书生那样拘泥于细枝末节的计算,而是应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
最后一句“也作还乡昼锦看”,借用典故,意指项羽即使失败,也应像古代将领凯旋而归时一样,以英雄的姿态回到故乡,展现其豪迈不羁的性格和对荣誉的看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既表达了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赏,也对其决策失误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下帘划袜移,萧寥夜又冷。
窗纱厌白地,位以瓶花影。
微风尔何来,欺我炉烟挺。
昔年两无寐,索句银烛秉。
画屏看双星,娇宠形影并。
无眠更延伫,钗划月痕等。
良夜去迢迢,有如兰釭耿。
与君复此夕,静味当细领。
宿雨响不停,谯楼静而迥。
独怜栖鸟惊,踏踏怯寒梗。
惊风挟急雨,飒沓千山昏。
黑云塞天地,陵谷茫不分。
客子迷故路,四顾惊心魂。
奇峰阻我前,何以回车辕。
行行且复上,瘦马凌巑岏。
砰訇走涧石,冻瀑如雷奔。
轻冰结衣襟,山气厉严寒。
远游意良苦,悲彼《行路难》。
日暮念故乡,东望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