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水疏花冰有晕,横窗瘦影玉无痕。
孤山月冷黄昏后,拄杖曾敲处士门。
照水疏花冰有晕,横窗瘦影玉无痕。
孤山月冷黄昏后,拄杖曾敲处士门。
这首元代诗人张渥的《题王元章梅》以梅为题,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冬日梅花图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梅花在冰霜中的坚韧与美丽。
首句“照水疏花冰有晕”,描绘了梅花在冰霜覆盖下的景象,水面映照出梅花稀疏的身影,仿佛冰面上泛起了淡淡的光晕,既表现了梅花的稀疏之美,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清寂。
次句“横窗瘦影玉无痕”,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形态与气质。梅花的影子投射在窗上,显得瘦削而高洁,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没有一丝瑕疵,展现出梅花的纯净与高雅。
第三句“孤山月冷黄昏后”,将画面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黄昏时分,月色凄冷,孤山之上,梅花独自绽放,营造出一种孤高独立的意境,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独立于世的精神。
最后一句“拄杖曾敲处士门”,通过想象中的动作,赋予梅花以生命与情感。诗人想象自己手持拐杖,敲响了隐士的门扉,表达了对梅花品格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梅花与隐逸之士精神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出幽托奇秘,荐至谐智乐。
朱华嵌岩椒,白云团衡壑。
群溜何泠泠,争往若有托。
奚必中宫商,噌吰即天乐。
飞空浥苍翠,悬沫成丹雘。
灵禽啁唽言,神鳞时腾跃。
空色鸣沿溯,微寒生回薄。
逝欲偕琴高,周身鲜灵药。
一船离恨斜阳外,遥凝数行穹翠。
乱藻横陈,崇兰稚密,才过清明天气。鱼儿燕子。
看飞入樯边,皱来波底。
绿柳青帘,趁虚人聚水中沚。
终宵眠亦未稳,早月到篷窗,好夜如洗。
蜡屐谁家,湔裙那处,偏我羁愁千里。心惊不已。
叹百五韶光,袛余馀几。雨甲烟苗,菜花开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