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日出分明照,蓬岛相邻。若要亲亲。
除是清闲只一身。逍遥无事方能到,俯瞰迷津。
炼就重绕,顶上孤峰现宝珍。
扶桑日出分明照,蓬岛相邻。若要亲亲。
除是清闲只一身。逍遥无事方能到,俯瞰迷津。
炼就重绕,顶上孤峰现宝珍。
这首元代王哲的《采桑子·昆仑山》描绘了一幅日出东方、仙境相邻的画面。"扶桑日出分明照",形象地展现了太阳从神话中的扶桑树上升起,光芒四射的壮丽景象。"蓬岛相邻"则暗示了诗人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仙岛附近。
接下来的"若要亲亲,除是清闲只一身",表达了只有在心境清闲、无世俗杂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接近和体验这样的超然境界。"逍遥无事方能到",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平静对于抵达理想之地的重要性。
"俯瞰迷津",诗人以俯瞰的姿态,寓意洞察世间的纷扰,超越尘俗的困扰。"炼就重绕",可能是指通过修炼或人生的历练,再次回到这纯净之地。最后,"顶上孤峰现宝珍",象征着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山顶的孤峰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和智慧的结晶。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式地传达了追求心灵宁静与超脱世俗的理想,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追求。
种桑三年寒得衣,养犊作牛堪挽犁。
生男祇解恋乡土,五日溪船催父归。
行前仓庚后杜宇,去家渐近闻剡语。
恨身不作田舍儿,骑竹抟沙绕墙户。
人生衣饭取裁足,阿奴碌碌犹类福。
献书觅举真下策,年少奔驰头已白。
君不见燕山万里客更难,赤泥岭上春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