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侯美政推仁厚。何独高淮右。分携令我预颦眉。
只恐桐庐民望、怪来迟。一尊聊罄金蕉叶。
更语半时霎。青娥罗列竞消凝。
阁定眼边珠泪、做红冰。
郑侯美政推仁厚。何独高淮右。分携令我预颦眉。
只恐桐庐民望、怪来迟。一尊聊罄金蕉叶。
更语半时霎。青娥罗列竞消凝。
阁定眼边珠泪、做红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创作的《虞美人(其二)和孔纯老送郑深道守严州》。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怅之情。
首句“郑侯美政推仁厚”展现了郑国的君主因其宽厚仁慈而受到赞誉。紧接着,“何独高淮右”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提及友人在高淮一带,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分携令我预颦眉”、“只恐桐庐民望、怪来迟”,诗人通过形容自己因别离而皱起眉头,以及担心桐庐百姓可能会因为友人的到来的不确定而产生误解,反映了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一尊聊罄金蕉叶”、“更语半时霎”,诗人以金蕉叶盛酒和短暂的细雨比喻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对话的珍贵与短暂,增添了一份生离死别的哀愁。
“青娥罗列竞消凝”、“阁定眼边珠泪、做红冰”,诗中的“青娥”指的是天上的星辰,而“罗列”则形容星辰的密布。这里,诗人通过对夜空星辰的描绘和泪水如同红色的冰块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与内心的冷酷无情。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人际情感。
江天低黯云脚垂,雨意欲悭风驱之。
霶?银竹忽立霔,溟濛那辨天之涯。
溪头舟子招不得,驴背破伞安能支。
客不怨雨怨风虐,迫来淫潦夫何为。
北方三四月例旱,微云总被风吹散。
南吹雨来人不欣,北吹雨去人增懑。
风乎风乎尔岂不徒劳,何不分江国之殢云为北地之甘膏。
将一举而两得,称巽二之功高。
道君此图意何托,徒观湿润弥空阔。
九成誇夺造化功,天瓶漫从庙市获。
幻荣辱亦幻风云,达观真不值一噱。
东岭名汗特木尔,过岭即是猎场山。
不常经乃喜初遇,翠围紫逻纷孱颜。
塞树新霜红间绿,野水出石潺且湲。
地近围界兽虽少,逸麃难避乌号弯。
新藩创见咋舌叹,旧属熟悉额手欢。
繄我所喜固有在,景宜诗更馀清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