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婉若》
《赠李婉若》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冰霜骨自健,经史性生成。

每爱临风语,常期过寺行。

暗花绚梦笔,爽气阔秋城。

何必玄晖辈,山僧始有名。

(0)
鉴赏

这首诗以“冰霜骨自健,经史性生成”开篇,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学识深厚的品格。诗人赞美对方如同冰霜中的松柏,即使环境严酷也能保持其坚毅之态;同时,又以“经史性生成”形容对方的学养深厚,如同经典与历史的结晶。

接下来,“每爱临风语,常期过寺行”两句,描绘了对方在自然与宗教氛围中自由自在、心灵愉悦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说,对方喜欢在清风中交谈,常常期待着经过寺庙,这不仅体现了其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热爱,也暗示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暗花绚梦笔,爽气阔秋城”则进一步展现了对方的才华与视野。暗花绚梦笔,意味着对方的文笔如梦般绚烂,能够将内心的想象与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爽气阔秋城,则是通过秋天的城市景象,象征对方胸怀宽广,思想敏锐,如同秋日的清爽与开阔。

最后,“何必玄晖辈,山僧始有名”一句,表达了对对方才能的肯定,认为无需像谢玄晖那样才高八斗的文人,即使是普通的山间僧侣,只要拥有这样的才华,同样能声名远播。这不仅是对对方才能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个性独立、不拘一格的肯定,体现了对真才实学的尊重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赠者的描述,既展现了其内在的品质与外在的风采,也表达了对真才实学的推崇与赞美,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欣赏之情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汤桂桥

三楚名家有异孙,昔年射策对君门。

青衫佐幕声名重,白首谭经道义尊。

天壤忽惊遗老尽,衣冠今复几人存。

小山桂树伤愁绝,赖有清香为返魂。

(0)

题秋塘小景

寒溪上下碧,水鸟去来轻。

衰柳伤秋色,应知画不成。

(0)

述怀·其二

一片愁心怯杜鹃,懒妆从任鬓云偏。

怕郎却起阳关意,常掩琵琶第四弦。

(0)

阮郎归

闲来溪上有云飞。溪光接翠微。江南三月落花时。

春波去棹迟。寻竹路,破林扉。苍台旧钓矶。

欲归回首未成归。黄尘满素衣。

(0)

答余司理

缅怀海县游,不作千山隔。

虽偿还俗债,兹复望霓厄。

孰知赫曦中,欻有油云升。

六幕一汛扫,病骨如濯清。

西山殷其雷,晚溽尚雨意。

颇思云岩宿,静听崩空势。

灵湫贝为宫,龙伯肯小留。

与翁宁两心,当亦忧民忧。

愿龙嘘为霖,彍电归袖手。

免令山城民,议我拜土偶。

千里饫玉粒,秉穗周困穷。

牲肥酒如油,岁岁敬为龙。

(0)

真州诸公语别

屈指旧新雨,何人顾蓬莱。

骈车各鸱夷,良为老夫来。

古今漆投胶,不独数陈雷。

衮衮慰劳意,一杯复一杯。

索句不解工,何以写别怀。

敢惜吟髭折,柰此雨意催。

此会良姱嫭,此行重徘徊。

得无叶舟重,满载离愁回。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