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
今日凄凉无处说,乱山秋尽有寒云。
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
今日凄凉无处说,乱山秋尽有寒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名为《经苏秦墓》。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消逝。
“沙埋古篆折碑文”,这里的“古篆”指的是古代石刻上的文字,而“折碑文”则是因为年久失修,碑文已经模糊不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示了时间对物质的侵蚀,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湮灭。
“六国兴亡事系君”,这里的“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六个大国,即齐、楚、秦、韩、赵、魏。诗人提到这些国家的兴衰,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今日凄凉无处说”,诗人在当下感到一种凄凉的情绪,这种情绪来源于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这种感觉是无法向别人诉说的,因为它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内心体验。
“乱山秋尽有寒云”,这里的“乱山”形象丰富,不仅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观,也可暗喻历史的混乱与复杂。而“秋尽”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季节的更迭。最后,“有寒云”的描述,则增添了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苏秦墓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领悟,以及个人的悲凉情怀。贾岛以其特有的沉郁笔触,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画面。
开岁倏及旬,春风互寒暄。
兹晨发游兴,微雨开朝暾。
东行度浮桥,已见江水浑。
长堤带小市,下有农家村。
箫鼓春迎神,乡乐何喧喧!
新麦早被陇,寒蔬犹满园。
夙识田舍翁,自往款其门。
登堂见遗象,衣冠古而尊。
云是翁远祖,环村多诸孙。
丹青虽黯敝,典型固犹存。
主人喜客至,开轩陈清樽。
春酒既已佳,乡礼亦不繁。
扰扰薄俗中,尚觉古处敦。
刊遗市朝事,同作农圃言。
淹留遂永日,归去将黄昏。
神泉生神童,实祀乡贤祠。
乃复有仙童,化作云雨师。
神童不得见,吾见神童诗。
仙童不得见,石有仙迹遗。
牛背明斜阳,想见横笛吹。
至今圣者庵,背笠短发披。
祷云云即生,祷雨雨即施。
飞霖沛五羊,灵寝仙来嬉。
夜半三元宫,朝天骑文螭。
潮人说孙仙,感德非徵奇。
人生无后名,老死将何为?
生而不济物,高官惭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