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万丈插天碧,曲阜层冈环翠壁。
苍陵面面削芙蓉,下见长川流大泽。
日月重明不夜城,托根千龄松与柏。
结庐高士得所如,何用移文拒逋客。
森森兰玉更芳姿,自可优游任泉石。
名山万丈插天碧,曲阜层冈环翠壁。
苍陵面面削芙蓉,下见长川流大泽。
日月重明不夜城,托根千龄松与柏。
结庐高士得所如,何用移文拒逋客。
森森兰玉更芳姿,自可优游任泉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名山万丈插天碧”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景象。接着,“曲阜层冈环翠壁”描绘了群山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世界之中。诗人进一步通过“苍陵面面削芙蓉,下见长川流大泽”将山与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山水相依、气势磅礴的画面。
“日月重明不夜城,托根千龄松与柏”则赋予了这幅画面以时间的深度,暗示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文明的绵延。接下来,“结庐高士得所如,何用移文拒逋客”表达了对隐居高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最后,“森森兰玉更芳姿,自可优游任泉石”以兰花和美玉的比喻,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优雅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天道有消息,物理兼屈伸。
鸟匿定将击,龙蛰以存身。
卷舒虽不同,为用常相因。
老聃晞发时,恝然似非人。
肢体尚可堕,外物真埃尘。
信知犹龙姿,涵养知几春。
寂寥千载下,裔孙岂其伦。
磊落感意气,峥嵘富精神。
乃以晦自居,悠然返天真。
渔樵欲争席,鸥鸟行相亲。
形谍不可掩,眉端已津津。
风云一朝便,垂天起潜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