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发老梅千百树,梅边略彴是吾家。
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无数花。
谁信闲身惟鹤伴,自怜愁眼得书遮。
闭门兀兀太痴绝,起唤扁舟载月华。
绿发老梅千百树,梅边略彴是吾家。
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无数花。
谁信闲身惟鹤伴,自怜愁眼得书遮。
闭门兀兀太痴绝,起唤扁舟载月华。
这首宋诗《闲居》是宋代诗人曾黯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场景。首句“绿发老梅千百树”以老梅的形象开篇,展现出岁月的沧桑与坚韧,暗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心境如梅般傲骨。次句“梅边略彴是吾家”进一步点明诗人寓居之处,简朴而宁静。
“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无数花”两句通过描绘窗外景色,表现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忘我状态,即使夕阳西下,也不觉时光流逝,南枝繁花更显其心境的悠然。接下来,“谁信闲身惟鹤伴,自怜愁眼得书遮”表达了诗人孤独却不失雅趣的生活,以鹤为伴,读书消愁,透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知识的热爱。
最后两句“闭门兀兀太痴绝,起唤扁舟载月华”收束全诗,诗人闭门独处,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痴绝而深沉,甚至幻想乘舟载月,流露出超脱尘世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淡泊与诗意。
一江万山间,雨势挟舟入。
中有看山人,坐借长年笠。
锦石丹崖望不分,沙回树靡迫何及。
十年梦与桐君期,羊裘约客空所思。
七里涛分滩上下,双台云隔路东西。
此间我亦推篷惯,恨不相逢借笠时。
是物等闲难得戴,著屐何如放船快。
君与东坡两蜀人,披图似有英灵会。
祇今插脚软红尘,清景都从画里亲。
年年稳坐沧江雨,毕竟输它笠主人。
宛溪之水流汤汤,夹岸古木阴清苍。
澄潭激濑数十里,分明洗出诗人肠。
景梅亭子相望出,都官祠墓俱荒凉。
当年诗老饥欲死,捐剥禄命为文章。
七百年来无此作,山川气焰为摧藏。
眼中人乃见吾子,上下千古供低昂。
望气已欲三舍避,馀力犹作千夫强。
古人但恨不我见,那与世论争蜩螗。
因之亦复得穷理,九命之说非荒唐。
终知鳞鬣合变化,泥沙倔强不肯僵。
蛟螭纠结走字底,骐骥束缚趋路旁。
对君自顾哑然笑,祇合披发为佯狂。
阴何齐誉恭窃据,江蔡同郡惭颜行。
半年偕作楚尾客,尘土面目如我黄。
名山夜雨幸相共,百年此景奚能忘。
昨来一月宛陵住,此都大好山水乡。
君今忽忽有归计,纵尔小别愁茫茫。
如形逐影忽相失,归梦亦与征鸿翔。
清秋倚棹待君至,高唱和入江天长。
《宛溪行送稚存归里》【清·黄景仁】宛溪之水流汤汤,夹岸古木阴清苍。澄潭激濑数十里,分明洗出诗人肠。景梅亭子相望出,都官祠墓俱荒凉。当年诗老饥欲死,捐剥禄命为文章。七百年来无此作,山川气焰为摧藏。眼中人乃见吾子,上下千古供低昂。望气已欲三舍避,馀力犹作千夫强。古人但恨不我见,那与世论争蜩螗。因之亦复得穷理,九命之说非荒唐。终知鳞鬣合变化,泥沙倔强不肯僵。蛟螭纠结走字底,骐骥束缚趋路旁。对君自顾哑然笑,祇合披发为佯狂。阴何齐誉恭窃据,江蔡同郡惭颜行。半年偕作楚尾客,尘土面目如我黄。名山夜雨幸相共,百年此景奚能忘。昨来一月宛陵住,此都大好山水乡。君今忽忽有归计,纵尔小别愁茫茫。如形逐影忽相失,归梦亦与征鸿翔。清秋倚棹待君至,高唱和入江天长。
https://shici.929r.com/shici/DUBtdMR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