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原野翠痕充,涧曲峦隈小径通。
觅句未成垂首索,不知身挂莽林中。
风生原野翠痕充,涧曲峦隈小径通。
觅句未成垂首索,不知身挂莽林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从庆在春日里前往栅山途中,骑驴吟诗时意外误入侧径,最终被丛莽所困的情景。诗中的“风生原野翠痕充,涧曲峦隈小径通”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日原野的生机勃勃与自然景色的优美,风起时,绿色的痕迹充满视野,山涧弯曲,山峦环绕,一条小径蜿蜒通向远方。然而,正当诗人沉浸在寻找诗句的创作过程中,“觅句未成垂首索”,不料却发现自己竟然迷失在了茂密的丛林之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因意外迷路而产生的困惑和无奈。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体现了唐代诗人善于捕捉生活瞬间,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艺术特点。
里有好事者,我往樽辄开。
我亦为之尽,每往亦开怀。
尚虑数见厌,动作旬月乖。
今晨起苦晚,独坐见乌栖。
冬温雪作雨,里巷苦多泥。
且复闭门坐,开卷理多谐。
谁知无言中,独往不自迷。
得意复终日,弭车不复回。
万国恩波浸太平,清风和气入欢声。
一诗荣遇真千载,共庆壬辰值此生。
月华迎仗翠舆还,冉冉春光暖破寒。
莲炬浮云星汉远,鳌峰彻夜烛龙盘。
况逢节好民风乐,自是祥多国祚安。
万井讴歌归圣德,年年长拥路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