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眉楼落日斜。浅斟低唱过儿家。
香风几阵,报放白兰花。
泪洒青衫容易湿,最难堪、听自天涯。
似怜迟暮,暗为拨琵琶。
小小眉楼落日斜。浅斟低唱过儿家。
香风几阵,报放白兰花。
泪洒青衫容易湿,最难堪、听自天涯。
似怜迟暮,暗为拨琵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在小楼中听到邻家女子弹唱的场景。"小小眉楼落日斜",以景入情,夕阳西下,小楼静谧,暗示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浅斟低唱过儿家",轻酌浅唱,声音从邻家传来,透出一种民间生活的质朴和温暖。
"香风几阵,报放白兰花",通过香气和白兰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女子歌声的动人,仿佛连风都带着香气,白兰花的开放象征着美好与纯洁。接下来的"泪洒青衫容易湿",诗人可能因歌声触动心弦,不禁感伤落泪,衣衫被泪水打湿,表达了深深的共鸣。
"最难堪、听自天涯",这里的"天涯"并非实指远方,而是形容歌声遥远而深情,让诗人感到格外揪心。"似怜迟暮,暗为拨琵琶",诗人揣测女子可能也在感叹时光易逝,她的演奏似乎在无声地安慰着自己,这是一份跨越时空的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歌的场景,情感深沉,既有对邻家女子才情的赞赏,也有对自己人生感慨的流露,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高旭的独特情感世界。
引风搅柳丝,雨揉花缬,蚤过了清明时节。
新来燕子语何多,老去莺花飞未歇。
秋千院,蹴鞠场,人踪绝。
踏青拾翠都休说,是谁马走章台雪,是谁箫弄秦楼月。
从前已是无情绪,可奈而今更离别。
一回头,人千里,肠百结。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
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
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
得鱼醉唱湖南曲,欸乃一声天地春。
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
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