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
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
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
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
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
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
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樊增祥所作,描绘了春天园林中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栏楯栖香,园林换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栏杆上飘散着香气,园林中树叶新绿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忺人薄暖轻阴”进一步渲染了微风轻拂、阳光适中的舒适感。
接下来,“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通过青梅熟透的意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同时“润逼吴襟”也流露出词人对江南湿润气候的怀念。“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即使身处他乡,仍对江南的山水难以忘怀。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则揭示了词人的情感世界,他在繁华的都市中骑马游荡,却始终被思乡之情困扰。“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借公事繁忙,抒发了词人心力交瘁、无暇顾及个人情感的状态。
最后,“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感叹岁月流逝,美好的事物易逝,词人找不到昔日的诗意与灵感。“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借听雨忆旧,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忧虑。“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在寂寥的夜晚,词人选择借酒浇愁,独自浅酌低吟,寻求片刻的宁静与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展现了词人对江南的眷恋、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
一旦高辞将相权,身名从此庆双全。
人誇迹已风尘外,谁道心游日月边。
未许前贤专晚节,更将馀事发春妍。
君王若要询黄发,便好临雍促肆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