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风月几西湖,居士围中亦偶呼。
千树梅花一只鹤,可曾认得主人无。
人间风月几西湖,居士围中亦偶呼。
千树梅花一只鹤,可曾认得主人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寄题张主事小西湖次韵(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人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人间风月几西湖",表达的是西湖的美景在人间众多风景中独具魅力,引人向往。"居士围中亦偶呼","居士"是对文人士大夫的雅称,这里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沉浸在这如画的西湖之中,享受着这份宁静和闲适。
接着,诗人通过"千树梅花一只鹤"的意象,进一步渲染西湖的清幽氛围。梅花象征高洁,鹤则寓意长寿和超凡脱俗,这一组合展现出西湖的诗意与禅意。最后,诗人以疑问句"可曾认得主人无"收尾,既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也寓言般地询问西湖是否能感知到主人的心意,显得亲切而富有哲理。
总的来说,这句诗通过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
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
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
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
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
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
朝望云在东,夕望云在西。
如何母与子,各在天一涯。
关中去家数千里,梦绕西湖一杯水。
回看天际白云飞,片片尽从东海起。
云近尚可望,云远思转深。
关山夜月三年笛,萱草春晖一寸心。
剑阁萦回接云栈,太白峨眉青在眼。
安得尔云化为五色衣,朝朝暮暮当庭闱。
朝朝暮暮当庭闱,不劳望云怀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