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微言绝,濂洛扬其徽。
我明诸大儒,鲁阳戈正挥。
世儒纷口耳,中心昧是非。
泰山千仞冈,予其欲振衣。
鸢鱼察上下,至理无显微。
冥心复冥心,谁其杜德机。
洙泗微言绝,濂洛扬其徽。
我明诸大儒,鲁阳戈正挥。
世儒纷口耳,中心昧是非。
泰山千仞冈,予其欲振衣。
鸢鱼察上下,至理无显微。
冥心复冥心,谁其杜德机。
这首诗《杂兴简同志(其三)》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学问与道德的深刻见解。
首句“洙泗微言绝,濂洛扬其徽”引用了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在洙泗流域讲学,以及后来的周敦颐、程颢、程颐等人在濂溪、洛水旁弘扬道统,暗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接着,“我明诸大儒,鲁阳戈正挥”表达了诗人对于明代众多杰出学者的敬仰,认为他们如同鲁阳挥戈,重新点燃了学术的火焰。
“世儒纷口耳,中心昧是非”则揭示了当时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即许多学者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讨论,而内心深处对于真理的认知却模糊不清。这反映了明代学术界存在的一种表面繁荣而实质空洞的现象。
“泰山千仞冈,予其欲振衣”运用泰山作为背景,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振作精神,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层次的学问与道德境界的决心。
“鸢鱼察上下,至理无显微”通过鸢鱼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无论高低都能洞察其间的道理,比喻至理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无需过分追求神秘或复杂。
最后,“冥心复冥心,谁其杜德机”表达了诗人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内心世界,寻求道德准则的决心,同时也提出疑问,这样的追求是否能真正找到指引道德行为的正确路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邹元标对于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也体现了他对于学术与道德实践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②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③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④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⑤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⑥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②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③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④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⑤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⑥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⑦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⑧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②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③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疬,胡为苦留滞。
④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⑤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