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īguīyīndōngtáiliúshì
táng / mèngjiāo

niàn西shàngshēnsuídōngguīfēng
chángānxiàyǐngyòuluòjiāngzhōng

lóumíngcōng
zhìbǎofēiyǎnbiézhìyīnfēiěrtōng

yīnjiānwàiyǎnggāotiān鸿hóng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两句,通过对比西去与东归的身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徘徊,可能是因为仕途上的失意或个人情感上的挫折。"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这里的“长安”象征着朝廷和政治中心,而“日下影”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改变,再加上“又落江湖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离的心情。

接着,“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两句,用古代贤者离娄和子野的故事来比喻自己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却难以被世人理解。"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则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珍贵之物不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物质财富,也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世俗声音,而是那些超越感官的深刻真理和美好情操。

最后,“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一句,诗人表达了想要超脱世俗的羁绊,将自己的情怀托付给远方的朋友,就像那高飞的鸿鹄一样,寄托着诗人的深切情感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逃离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远方朋友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警枕词

不睡龙,醒复醒,珊瑚圆木摇金铃。

五花宝簟芙蓉屏,铜盘雪粉香浅清。

楼墙铜弹飞霹雳,夜半更奴起辟易。

圆木功,无与敌。

吴越封疆平地辟,四世三王安衽席。

(0)

别后闻入杭赋诗以寄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

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

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0)

次钱子贞苏门感怀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

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

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

膏沐不复容,绿发栖浮埃。

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

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

(0)

病起口占

忆昔辞家塞北游,朝来何事怯新秋。

床堆药裹尘侵几,风静书窗月满楼。

伏枥长鸣怜老骥,引杯含泪惜吴钩。

旌旗明灭西城路,落日长烟起暮愁。

(0)

西湖竹枝词四首·其一

贫家教妾自当垆,马上郎君不敢呼。

折得荷花待谁赠,叶间红泪滴成珠。

(0)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其五

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

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唯防雨湿书。

贫为湖田长半没,拙因世事本多疏。

当时亦有求名意,自喜年来渐已除。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