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玄名在广寒宫,但恐银蟾与此同。
探得石龙行雨信,一声先报紫玄翁。
紫玄名在广寒宫,但恐银蟾与此同。
探得石龙行雨信,一声先报紫玄翁。
这首诗以“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巨蟾”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诗人黄裳以宋代的文风,巧妙地将自然与神话元素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紫玄名在广寒宫”,以“紫玄”这一神秘的名字,暗示了某种非凡的存在,将其置于“广寒宫”这一神话中的仙境,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这里的“广寒宫”是月宫的别称,象征着清冷、高远的世界,与“紫玄”的神秘身份相得益彰。
次句“但恐银蟾与此同”,通过“银蟾”这一形象,进一步强化了与月宫的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紫玄”身份的一种好奇与敬畏。银蟾即月亮的别称,其光芒与广寒宫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
后两句“探得石龙行雨信,一声先报紫玄翁”,则将故事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紫玄”与“石龙”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石龙似乎能预知雨水的到来,并以一声呼唤的方式通知“紫玄”。这种设定不仅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构建了一个既浪漫又富含哲理的神话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