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漫成》
《感事漫成》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古风

秦皇焚书书不绝,儒生冒禁还矜说。

可怜汉主重萧何,溺冠慢骂翻成劣。

少年哀之失鉴之,漫尔攻书不攻律。

世情莫道古今殊,吏笔儒书仍甲乙。

往事空闻塞上翁,眼前地步分雌雄。

春光满目醉人处,李花能白桃花红。

岂其物态各有定,谁将得失雠东风。

放怀且吸杯中月,婵娟浩荡波溶溶。

(0)
鉴赏

此诗《感事漫成》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事得失的感慨。

首句“秦皇焚书书不绝”,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暗喻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虽遭阻挠,却依然生生不息。接着“儒生冒禁还矜说”描绘了儒生在禁令之下仍坚持传播学问的情景,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执着。

“可怜汉主重萧何,溺冠慢骂翻成劣”则以汉高祖刘邦重用萧何为例,讽刺了后世君主因个人喜好而忽视人才的错误做法。接下来“少年哀之失鉴之,漫尔攻书不攻律”指出年轻一代对历史教训的忽视,只知批判书籍而不注重法律规范,反映了社会教育的缺失。

“世情莫道古今殊,吏笔儒书仍甲乙”强调尽管时代变迁,但官府文书与儒家经典仍然保持着权威地位,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然而,“往事空闻塞上翁,眼前地步分雌雄”又以塞翁失马的故事,警示人们不要过于拘泥于过去的经验,要灵活应对当前的局面。

“春光满目醉人处,李花能白桃花红”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比喻世间万物各具特色,不应过分追求单一的标准或评价。最后“岂其物态各有定,谁将得失雠东风”提出疑问,指出事物本有其自然规律,不应人为强加评判标准,暗示了对公正与客观的追求。

“放怀且吸杯中月,婵娟浩荡波溶溶”以饮酒赏月的场景结束,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心境,同时也寓意着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感事漫成》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江夏八咏·其一磨剑池

祖龙砺长剑,昔道此南巡。

徒挟雄铓利,湘川奈水神。

(0)

句·其十一

梁园高会忆邹岩,千里莼羹未下盐。

(0)

赠张德馀

平生肮脏孰如君,破屋荒山饭煮芹。

不寐耿怀留落月,有时扶杖看浮云。

严平推测归前定,原宪家风饫旧闻。

欲挽鲋鱼无气力,须知予是故将军。

(0)

和刘彦冲白发

避炎扫净室,卧看浮炉烟。

读君五字诗,鹤发惊臞仙。

缅怀少壮日,意气横无边。

春风郁双鬓,绿草争芳妍。

酒豪既跌宕,花恼仍狂颠。

涉境如刺绣,针行久忘邅。

中路一线通,悟彼称世贤。

不知老将至,此道闻尼宣。

高山戴雪早,从人嘲乐天。

青青复种种,荣谢理固然。

市翁一弹籋,意眇飞鸿前。

何况大丈夫,乃顾儿女怜。

为语偓佺辈,痴心莫攀缘。

袅蹄谅可铸,此物无由玄。

(0)

和刘仲固痛饮四叠

旧诗未酬新句新,向来毒酲与死滨。

颓然一榻谁料理,子思之侧知无人。

华筵再开不辞醉,夜碧千钟慰愁肺。

盍簪如雾君不来,岂念清游后难继。

朱唇少罢凌风歌,莲舟小桨翻青罗。

笛声无哀亦无怨,唤取月色今宵多。

狂时骀荡醒时耻,情景循环亦何已。

但愁霜过沾人衣,埘上嘐嘐坐当起。

(0)

喜义卿得子端倅摄新守

喜乐民宜甚,平反笑屡春。

故应熊梦协,还见凤毛新。

桂籍他年继,桑弧旧俗因。

岂无汤饼会,也合到穷宾。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