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砺长剑,昔道此南巡。
徒挟雄铓利,湘川奈水神。
祖龙砺长剑,昔道此南巡。
徒挟雄铓利,湘川奈水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江夏八咏(其一)磨剑池》,通过对祖龙(秦始皇)南巡时磨剑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首句“祖龙砺长剑”以秦始皇的典故开篇,暗示了权力与武力的象征;“昔道此南巡”则点出历史事件,引发读者对过往的联想。
接下来的两句“徒挟雄铓利,湘川奈水神”,进一步深化主题。"徒挟"表达出秦始皇虽然拥有锋利的宝剑,但面对湘川水神的力量,显得无能为力。“奈水神”暗指自然界的不可抗拒,即使人力再强大,也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磨剑池的历史故事,揭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历史变迁中的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不见张夫子,岩花几度新。
久闲空赋命,远别更伤春。
雨艇愁天末,烟蓑隐渭滨。
应嗟年未冠,已作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