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衣先自著,舂具亦同操。
不但鸿高节,鸿妻节更高。
隐衣先自著,舂具亦同操。
不但鸿高节,鸿妻节更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亡夫去世后,怀念丈夫之情,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表达深切的哀思。诗人以"隐衣先自著,舂具亦同操"写出了这位已逝者的妻子如何继续丈夫生前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以此来怀念和纪念他。这不仅体现了她对亡夫的情感之深,也反映出她强烈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接下来的"不但鸿高节,鸿妻节更高"则进一步突出了这位女性的品行与节操。这里的"鸿"字可能指的是古代贤良之士,而"高节"则是形容其德行卓越。诗人通过对比,表明这位女子的节操甚至超过了她的丈夫,这不仅是在赞扬她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反映出在那个时代,女性虽然处于社会的从属地位,但仍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坚强和独立。
整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深情而坚韧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亡者及其配偶深切哀思的情感。
银床缓汲,玉砌新晴,栏影愔愔细。峭寒斜倚。
花阴畔、静把小铛亲试。云光露蕊。
遥拖映、柔烟几缕。松响消、匀写娇擎,姽婳春风意。
轻约䰀鬟鬌髻。看芳磁如雪,光映荑指。佩幽环脆。
参差近、顿唤馀酲教起。樱桃小婢。
越衬得、霍娘娇丽。珊枕边、徐嗅兰香,还带兰膏味。
并蒂疑花,俱飞同蝶,早来相逐相怜。
文窗幽窈,人玉与鬟烟。
几许春风消息,只探向、明镜台前。
鸳鸯字,背人学写,颠倒遍蛮笺。嫣然。
还自惜,回眸一笑,鹦鹉能言。
算碧楼红玉,总是前缘。
心喜宜男待女,花共草、入佩能全。
为欢好,一弦一柱。锦瑟趁华年。
红尘海里,好风光谁有。输与沧浪钓竿手。
信翩然、一苇目断空濛,烟草外,历历湘云楚岫。
谩随春浪去,路入桃源,肯为繁华暂回首。
岁晚若归来,纵鸥鹭忘机,莫系缆、汉南杨柳。
好乘兴、凌风访蓬莱,为说与麻姑,海桑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