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题画丐丐画图》
《鹧鸪天.题画丐丐画图》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惨绿韶年付酒杯。江关萧瑟庾郎才。

无声诗笔凭谁识,只合髯苏作伴来。

腰带缓,鬓霜催。吹箫我亦老风埃。

劝君莫唱莲花落,水逝风飘太可哀。

(0)
鉴赏

这首《鹧鸪天·题画丐丐画图》由清代词人况周颐所作,通过对一幅描绘乞丐的画作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首句“惨绿韶年付酒杯”,以“惨绿”形容青春岁月的消逝,而“韶年”则指美好的时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在美好年华中选择了饮酒度日,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与希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的情感。

“江关萧瑟庾郎才”一句,借用了庾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被时代所压抑的感慨。这里将自己比作庾信,暗示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个人才华难以施展的境遇。

“无声诗笔凭谁识”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身才华不被世人理解的苦闷。诗人认为自己的作品如同无声的诗篇,无人能识其价值,这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与社会评价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只合髯苏作伴来”一句,引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苏轼这样的文豪为伍的愿望,以此寄托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下片“腰带缓,鬓霜催”两句,通过身体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吹箫我亦老风埃”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虽有才华却不得志的处境,如同在尘世中吹奏箫声,无人倾听,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最后,“劝君莫唱莲花落,水逝风飘太可哀”两句,以劝告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莲花落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此处用以比喻乞丐的生活状态,水逝风飘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整个句子传达出对社会不公与人性悲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一幅描绘乞丐画作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展现了况周颐对人生、艺术和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弱势群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悼内二首·其二

纱窗曾弄管斑斑,剩粉残脂次第删。

略记红笺留片语,一钩新月照愁颜。

(0)

金山

孤屿中流峙,横空势欲吞。

天清江作带,地阔海为门。

塔影鱼龙静,潮声日月奔。

茫茫千古意,酾酒共谁论?

(0)

王秀才将卜居象山问风土因答

休将风土问山翁,欲习山翁莫惮穷。

有径皆穿红树里,无人不在白云中。

花香鸟语随时变,水色岚光到处同。

夜半柴门常不闭,南村颇有太平风。

(0)

逢子先上人

乡语忽惊闻,相看是故人。

龙庭二十载,不识故园春。

(0)

春兴

归来安稳卧烟萝,花信风柔春渐过。

满径白云人迹少,一帘红雨鸟声多。

闲来垂钓常忘饵,病后慵书不换鹅。

除却浮家更无事,办装先去买青蓑。

(0)

黯淡滩

滩急不闻呼,千军转辘轳。

神工较分寸,鬼伯待须臾。

曲折凭孤棹,安危仗一夫。

会看浮万斛,大海射天吴。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