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
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
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茎叶落岩迹,英蕤从风飙。
洪柯不足恃,况乃托陵苕。
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
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
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茎叶落岩迹,英蕤从风飙。
洪柯不足恃,况乃托陵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植被的生长与衰败过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度与无常变化的深刻感悟。
"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 这两句以细小的蔓草和初生的女萝为象征,表现出生长的脆弱与易逝。
"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蔓草随着时间的推移,攀缘而上,到达了百尺之高,显现出一时的繁盛,但这并非短暂的一瞬。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 这两句描绘蔓草在高峻的碧绿山峦中铺展开来,花香飘逸至遥远的地方,这是对蔓草繁盛景象的生动描述。
"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这两句转折点出现,质问着如何能摧毁这美好的植被,而答案是因为那不经意间的波澜(可能比喻外界的干扰或自然灾害)。
"茎叶落岩迹,英蕤从风飙。" 植物的枝叶在岩石上随着风的吹拂而纷飞,这是对衰败景象的描写。
"洪柯不足恃,况乃托陵苕。"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生命脆弱无常的感慨,即便如同坚固的大木,也难以依赖;更何况是微小的植被,只能寄托于不稳固的土丘之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易逝和无常变化的深刻感悟。
九江归路远,万里客舟还。
若过巴江水,湘东满碧烟。
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
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
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