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茅斋映竹。一饱残羹冷粥。
乐亦在其中,记得风仙叮嘱。叮嘱。叮嘱。
保养灵明性烛。
物外茅斋映竹。一饱残羹冷粥。
乐亦在其中,记得风仙叮嘱。叮嘱。叮嘱。
保养灵明性烛。
这首元代马钰的《如梦令》是一首表达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小令。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茅斋中简单的生活——享用剩饭冷粥,周围是翠竹环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静氛围。他从这种简朴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并牢记着风仙(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仙人)的教诲,强调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精神的修养,如同点亮灵明的心灯。
"物外茅斋映竹",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环境,物我两忘,超然物外;"一饱残羹冷粥"则展现了生活的简朴,但诗人从中体验到满足和快乐。"乐亦在其中",点明了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丰裕,而在于心境的淡泊。最后三句"记得风仙叮嘱。叮嘱。叮嘱。保养灵明性烛"反复强调风仙的教诲,提醒自己要珍视内在的精神成长,保持心灵的清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日常琐事为载体,寓含深沉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追求。
尝观陈伯玉,感遇三十篇。
矫矫追古道,粲尔日星悬。
今公岂其后,佳咏久已传。
忆为童子日,早诵锦绣妍。
兹来预官属,而许玩奇编。
明珠三百琲,一一径寸圆。
他人握中有,未获毫发焉。
家贫敢怀宝,况近骊龙渊。
又畏风雨作,神物不得全。
再拜捧明月,长跪还席前。
刘累死,龙不驯。世间士,不识真。有真物,实去人。
或在山,亦隐鳞。或多孙,出水滨。
奋雷轰轰万里春,厚土坼裂穷蛰振。
牙甲戢戢不可数,刬掘谁怕天公嗔。
煮之桉酒美如玉,甘脆入齿馋流津。
荆吴易得梁宋少,二年不食思无因。
岂意今朝忽有遗,不忍独飨呼吾邻。
前日春风初摆条,昨夜雪飞深一尺。
北帝及腊不行令,东皇发煦遭尔厄。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天高地厚语难通,俛首下土徒叩额。
或言莫信难可闻,鹤鸣至微犹不隔。
休问天,问颜蹠。休看花,看垄麦。
世为燕赵客,慷慨有奇才。
对策汉庭后,拜官江国来。
舟从瓜步去,潮自蒋山回。
心寄城头月,相随上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