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袁大监挽词三首·其三》
《袁大监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0)
注释
斗牛: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代争斗。
风雨哀:风雨的声音象征着世事变迁。
太阿剑:古代名剑,象征贵重和威力。
豫章材:豫章木,古代优质木材,比喻珍贵资源。
百鍊饱于锻:形容宝剑经过反复锤炼。
九层谁起台:九层高台,比喻宏伟的事业或理想。
平生嗟泯泯:感叹一生平淡无奇。
逝水讵重来:逝去的流水不会再来,暗示时光不可逆流。
翻译
不再仰望斗牛,已能听到风雨的哀鸣。
深藏的太阿宝剑,连同珍贵的豫章木材一同遭损。
经过千锤百炼的宝剑,如今无人再能建造九层高台。
一生感叹平凡无奇,逝去的流水怎能再次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袁大监所作的挽词第三首,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不向斗牛望”,暗示袁大监已经离开尘世,不再关注世俗的纷争。“已闻风雨哀”则描绘出诗人听到袁大监去世的消息时内心的悲痛。接着,“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运用象征手法,将袁大监比作宝剑和珍贵的木材,暗示他的才华被埋没或遭受挫折。“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进一步强调了袁大监的才能曾经过磨砺,但如今却无法再建功立业。“平生嗟泯泯”表达诗人对袁大监一生平淡无奇、未能充分施展抱负的惋惜。“逝水讵重来”借用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意象,感叹逝者如斯,生命不可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袁大监命运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被埋没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哀婉与哲思。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可笑吴痴亡越憾,却誇范蠡作三高。

(0)

句·其一

铜柱将军嗟不见,铁胎丞相镇长存。

(0)

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

南郭新居,忆乡社、久成疏隔。

乘暇日、风吹衣袂,花迎村陌。

果核鸡豚张燕豆,儿童父老联宾席。

想笋舆、到处水增光,山添色。应情念,天涯侄。

随官牒,飘萍迹。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鬓影羞临湘水绿,梦魂常对屏山碧。

凭画栏、搔首望归云,情无极。

(0)

送元晦

翩翩双黄鹤,结巢相因依。

一为天风便,矫翮西北飞。

岁华及晼晚,霜露侵征衣。

此行亦良苦,千里以为期。

堂上玄发亲,荣禄当及兹。

人生会有役,不复情凄洏。

徘徊都门道,欲语行且迟。

念子抱孤桐,窈窕弦古词。

清商奋逸响,激烈有馀悲。

不辞弹者劳,正恐知音稀。

知音何足贵,我顾不可追。

(0)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其六

滕子嗜古学,万卷作生计。

孤灯耿夜阑,盗畏不敢睨。

至宝世不售,虚名竟何利。

尚想古城隅,幽花开绕砌。

(0)

送梁伯赐归括苍三首·其一

怒风驾海潮,钱塘天下壮。

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

中横吴淞江,烟波渺四望。

归欤太史笔,偃蹇九霄上。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