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袁大监所作的挽词第三首,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不向斗牛望”,暗示袁大监已经离开尘世,不再关注世俗的纷争。“已闻风雨哀”则描绘出诗人听到袁大监去世的消息时内心的悲痛。接着,“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运用象征手法,将袁大监比作宝剑和珍贵的木材,暗示他的才华被埋没或遭受挫折。“百鍊饱于锻,九层谁起台”进一步强调了袁大监的才能曾经过磨砺,但如今却无法再建功立业。“平生嗟泯泯”表达诗人对袁大监一生平淡无奇、未能充分施展抱负的惋惜。“逝水讵重来”借用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意象,感叹逝者如斯,生命不可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袁大监命运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被埋没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哀婉与哲思。
南郭新居,忆乡社、久成疏隔。
乘暇日、风吹衣袂,花迎村陌。
果核鸡豚张燕豆,儿童父老联宾席。
想笋舆、到处水增光,山添色。应情念,天涯侄。
随官牒,飘萍迹。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鬓影羞临湘水绿,梦魂常对屏山碧。
凭画栏、搔首望归云,情无极。
翩翩双黄鹤,结巢相因依。
一为天风便,矫翮西北飞。
岁华及晼晚,霜露侵征衣。
此行亦良苦,千里以为期。
堂上玄发亲,荣禄当及兹。
人生会有役,不复情凄洏。
徘徊都门道,欲语行且迟。
念子抱孤桐,窈窕弦古词。
清商奋逸响,激烈有馀悲。
不辞弹者劳,正恐知音稀。
知音何足贵,我顾不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