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沙万叠倚江开,不断银山滚滚来。
片晌只疑随浪去,千秋长自锦成堆。
晴沙万叠倚江开,不断银山滚滚来。
片晌只疑随浪去,千秋长自锦成堆。
这首《浪淘沙》(其一)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变幻。
首句“晴沙万叠倚江开”,以“晴沙”为起点,描绘了在阳光照耀下,江边堆积着层层叠叠的沙丘,它们紧贴着江水展开的画面,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广阔,又暗示了江水与陆地的交融。
接着,“不断银山滚滚来”,将视线转向江面,用“银山”形容波涛汹涌的江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壮阔与力量,仿佛无数银色的山峦在江面上滚滚而来,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片晌只疑随浪去”,这一句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描绘了短暂瞬间的错觉,让人仿佛置身于波涛之中,随着浪花飘荡,体验到一种身不由己的自由与冒险感。
最后,“千秋长自锦成堆”,将视角拉回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江面波浪在千百年间形成的美丽景象,如同锦绣一般,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永恒,也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艺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面波涛的壮美与变幻,以及自然景观的永恒魅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