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无终极,燕赵遍蛾眉。
百卉就春阳,芬艳迫参差。
美人临流坐,顾影中自怡。
岂以为人妍,皓齿发相讥。
卤莽乃时情,千秋长若斯。
婵娟无终极,燕赵遍蛾眉。
百卉就春阳,芬艳迫参差。
美人临流坐,顾影中自怡。
岂以为人妍,皓齿发相讥。
卤莽乃时情,千秋长若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女性美的生动画面。"婵娟无终极,燕赵遍蛾眉",以婵娟比喻女子的美丽,暗示这种美无边无际,遍布燕赵之地,展现了地域的广大和美女众多。"百卉就春阳,芬艳迫参差",将女子比作春天盛开的百花,娇艳欲滴,竞相争辉。
"美人临流坐,顾影中自怡",通过美人对水中的倒影欣赏,表现了她自我陶醉的优雅姿态。然而,"岂以为人妍,皓齿发相讥",诗人笔锋一转,揭示出美人的内心世界,她并不完全满足于外在的赞誉,意识到牙齿和秀发也可能成为他人批评的对象。
最后两句"卤莽乃时情,千秋长若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浮躁风气的感慨,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评价标准可能粗略草率,但女性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探讨却会永恒流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和深层思考,展示了作者王世贞对于美的独特见解和时代观察。
相传五部学,更有一人成。
此日灵山去,何方半座迎。
麻衣逢雪暖,草履蹑云轻。
若见中林石,应知第四生。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贫交相爱果无疑,共向人间听直词。
从古以来何限枉,惭知暗室不曾欺。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