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瓮郫筒一担将,渡头归去踏残阳。
难尝上国香宾味,椰酒何妨醉几觞。
土瓮郫筒一担将,渡头归去踏残阳。
难尝上国香宾味,椰酒何妨醉几觞。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国风情画卷,通过“担酒言归”的场景,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情感韵味。
首句“土瓮郫筒一担将”,以“土瓮”和“郫筒”两种盛酒器具入诗,既点明了酒的来源,也暗示了酒的质朴与地道。一担将,形象地描绘了挑酒人肩扛重物的劳作情景,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勤劳之美。
次句“渡头归去踏残阳”,将时间与地点巧妙结合,渡头作为起点,归去则指向终点,而“踏残阳”三字,不仅渲染了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丽,更赋予了整个画面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归宿感,仿佛挑酒人正带着一天的辛劳与疲惫,向着家的方向缓缓前行。
后两句“难尝上国香宾味,椰酒何妨醉几觞”,转而从酒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家乡酒的深情厚意。上国香宾味,可能是指远方或富贵人家的佳酿,与之相对的是家乡的土酒——椰酒。诗人在这里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对家乡酒的偏爱与依赖,即使难以品尝到上等的外乡美酒,家乡的椰酒也能让他满足,甚至在其中找到醉意,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滋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挑酒归家的平凡场景,蕴含着浓厚的情感与生活哲思。它不仅展现了南国的风土人情,也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