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黄州赵别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沿檄行边不遇以诗寄之》
《寄黄州赵别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沿檄行边不遇以诗寄之》全文
宋 / 崔与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铜梁玉垒碧云端,尺舸西风两鬓残。

世道多岐今已惯,人生一见古来难。

丈夫不作谋身计,巧匠那能袖手看。

月白风清雪堂梦,银波万顷卧龙寒。

(0)
注释
铜梁玉垒:地名,代指壮丽的山川。
尺舸:小船。
西风:秋风。
两鬓残: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世道多岐:世事复杂多变。
雪堂:书房或居所名。
卧龙:比喻有才能的人。
翻译
铜梁玉垒高耸入云,小舟逆风中我两鬓斑白。
如今世道多变,我早已习惯,人生相逢实属不易。
大丈夫不应只为自身打算,巧匠怎能袖手旁观。
月光皎洁,风清如水,我在雪堂中做着梦,仿佛看见万顷银波下的卧龙显得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题为《寄黄州赵别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沿檄行边不遇以诗寄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崔与之在舟行途中,遥寄给友人赵别驾的一番感慨。他以铜梁玉垒的高远景象开篇,暗示友人即将进入蜀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含对友人仕途的期待。

"尺舸西风两鬓残"一句,通过舟行的艰辛和自己年华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旅途中的不易。接下来的诗句"世道多岐今已惯,人生一见古来难",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际遇难以预料,但已经习惯于世道的曲折。

"丈夫不作谋身计,巧匠那能袖手看",诗人鼓励友人要有大丈夫的气概,不应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要有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精神。最后两句"月白风清雪堂梦,银波万顷卧龙寒",以月夜的宁静和银波浩渺的江面,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坚韧和梦想,如同卧龙般潜藏待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崔与之

崔与之
朝代:宋   字:正子   号:菊坡   籍贯:故《宋史》载其广州   生辰:1158~1239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猜你喜欢

秋思·其二

幽怀无可寄,何处起玄晖。

试问驱华毂,曾如入翠微。

霜清山有骨,云薄石无衣。

尽日风摇棘,谁家白板扉。

(0)

听客吹笛

忽闻玉笛声,满座尽垂首。

落梅君不吹,偏吹折杨柳。

(0)

晚步东皋

雨歇东皋暝,村居事事闲。

诗情牛背笛,书稿夕阳山。

石笋锄云种,松苗带露删。

岭头新月上,一点破烟鬟。

(0)

王蒙破窗风雨图即用其韵

颠风凄雨一间屋,伏案低头半夜檠。

高士当年读书乐,至今佔毕尚闻声。

(0)

夷陵

夷陵形胜地,高距楚云中。

峡路三巴接,江流九派通。

文章留尔雅,割据失英雄。

尚忆平成日,黄牛佐禹功。

(0)

八月二十日集崇安寺观右军涤砚池

栖心息声华,尘撄弥象罔。

眷兹佳秋日,神明颇清旷。

凌辰陪兰藻,怀古寻幽赏。

乍脱尘市嚣,爱踏招提上。

饕客耸绀宇,商意肃林莽。

凉思吹衣裾,联步升方丈。

徘徊右军池,微波自骀荡。

墨沈有余香,溯回结遐想。

纷吾谛真契,笔阵深向往。

静对香台人,梵音起清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