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稚禅师》
《赠稚禅师》全文
唐 / 卢仝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春风满禅院,师独坐南轩。

万化见中尽,始觉静性尊。

我来契平生,目击道自存。

与师不动游,游此无迹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ìchánshī
táng / tóng

chūnfēngmǎnchányuànshīzuònánxuān
wànhuàjiànzhōngjìnshǐjuéjìngxìngzūn

láipíngshēngdàocún
shīdòngyóuyóumén

翻译
春风吹遍整个禅院,师傅独自坐在南窗下。
万物的变化尽收眼底,才领悟到宁静的本性最为尊贵。
我来此地契合了平生追求,亲眼看见道就在其中。
与师傅一同静心游历,游走在无痕的法门之中。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禅院:僧人修行的庭院。
师:指禅师或师傅。
万化:万物的变化。
静性尊:宁静的本性是高贵的。
契:契合, 符合。
目击:亲眼看见。
道:哲学或宗教中的‘道’,指宇宙的根本原理。
不动游:静心游历,内心的宁静旅行。
无迹门:没有痕迹的门径,比喻高深的境界或无法捉摸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院春日的宁静图景,通过对自然万物生机的观察,表达了禅师对生命静谧本性的领悟。诗人卢仝以其特有的清新笔法,将禅院之景与禅师之心融为一体。

"春风满禅院,师独坐南轩"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境,春风是生机勃发的象征,而禅师独自坐在南窗下,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万化见中尽,始觉静性尊" 禅师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领悟到了万物皆归于静谧的真理,从而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尊重。

"我来契平生,目击道自存"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到来与禅师相遇是命中注定的美好,而这种相遇让诗人感到自己内心中的道理得以自我证悟和保存。

"与师不动游,游此无迹门" 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与禅师之间超越言语的默契交流,他们在精神上进行了一种非物质的旅行,这种旅行没有形迹可寻,却达到了心灵深处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师生活状态的描绘,传递了一个关于生命静谧本性与精神超越的主题。

作者介绍
卢仝

卢仝
朝代:唐   生辰:约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五

东头地与士番联,处处膏腴未垦阡。

日霁遥岑堪眺望,千章材木翠连天。

(0)

台湾竹枝词·其十三

木棉宜种海边多,可奈纤纤素手何。

姊妹频年刀剪样,教侬红肉映轻罗。

(0)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其一

东瀛别岛入雕题,豸史威棱使节持。

荒服尽联身臂指,重洋遥界国藩篱。

六台宠命云边下,一范先声海外知。

浩淼洪涛看此去,扶桑晴旭丽旌麾。

(0)

寄怀家工部仞千·其二

铁石梅花励志坚,囊萤造凤重英年。

鹏程九万须张翮,鲲浪三千要著鞭。

风月楼高谁作主,珊瑚笔妙尔应传。

霓裳定订琼宫谱,他日仍当会众仙。

(0)

留园雅集席上即事

沧桑身世亦堪哀,回首鲲溟倦眼开。

昔日户庭今万里,伤心不上望乡台。

(0)

庆飨老典

樽开北海寿南山,飨老频行扇杖颁。

潞社瑶池同燕会,木公金母肃鹓班。

礼隆三代承恩厚,世阅五朝觉力孱。

帝德如天仁若海,无分贵贱与夷蛮。

善养基开八百秋,而今鲲岛一西周。

引年盛典追皇古,尚齿高风挽末流。

春酒介眉登寿域,蟠桃盛会宴神州。

海滨遗老归来日,西伯东瀛不外求。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