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凿南山贯北津,安知丰沛有真人。
六朝不得中原土,犹使英雄欲过秦。
横凿南山贯北津,安知丰沛有真人。
六朝不得中原土,犹使英雄欲过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元高的作品,名为《秦淮》。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人物和理想境界的向往。
"横凿南山贯北津,安知丰沛有真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横凿南山"指的是开辟一条从南山到北津的道路,这里的"南山"和"北津"可能是指代,而非具体的地理位置。"安知丰沛有真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或隐逸的向往,"丰沛"通常与管仲、齐桓公有关,"真人"则泛指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物。
"六朝不得中原土,犹使英雄欲过秦。"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六朝"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而"不得中原土"可能是在表达这些南方的王朝虽然没有得到中原(即黄河流域一带)的富饶之地,却仍然能够产生英雄豪杰。最后一句"犹使英雄欲过秦"则是说尽管如此,英雄人物还是希望能跨越秦岭,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和理想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无限向往。
塞北胡儿归去日,扬州燕子却来时。
空寻画舸藏风雨,更为傍人话别离。
回首凄迷春水路,伤心零落旧巢泥。
斜阳不见乌衣巷,一读君诗泪欲垂。
层梯倚天碧,细路连草莽。
萧萧苍松门,税此林下鞅。
轮囷老树姿,偃蹇怪石状。
中有莲花台,迥出诸天上。
空堂卧钟鼓,古佛暗龙象。
飞泉漱石除,夜半发清响。
云低雪浮浮,柳动春盎盎。
超摇万里眼,更欲铲叠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