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谁传海上山,坐令人主厌尘寰。
蓬莱果有神仙在,应悔虚名落世间。
千古谁传海上山,坐令人主厌尘寰。
蓬莱果有神仙在,应悔虚名落世间。
这首诗《仙人图》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千古谁传海上山”一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探寻仙境的氛围。诗人以“海上山”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坐令人主厌尘寰”一句,似乎在暗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们,他们或许也渴望逃离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蓬莱果有神仙在,应悔虚名落世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即使在传说中的仙境蓬莱,也有神仙存在,他们或许会后悔自己在世间追求虚名,而忽略了真正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这不仅是对仙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过分追求外在荣誉与地位的一种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描绘仙境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名利与内心的冲突,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刘因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学道如痴狗,衔枯苦求汁。
悟道如涸鱼,登陆徒呴湿。
空虚无片段,岂要论失得。
迹往电犹迟,锋驰箭非急。
多言只自困,喧呶乱鹅鸭。
夸足走踆踆,劳睛花幂幂。
吾师无寸铁,应敌双拳赤。
摩垒大鼓幢,摧邪老韩白。
而予本幻士,枯木冒冠帻。
蚓有无肠歌,鹃有无情泣。
虽然共居诸,且不受盈缺。
从师莽浪游,非主亦非客。
眼前旷劫事,一会灵山集。
招提万山里,门与苍崖对。
尝闻白龙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觉远,忽抵前山背。
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门碍。
奇峦互倾仄,飞溜各形态。
厓松老将化,石笋看来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
蹊幽生晚畏,径转添新爱。
已谓人境穷,蓦与村翁会。
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鸣濑。
但见玄发垂,安能辨年辈。
因知云雾间,神仙宛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