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七》
《菩萨蛮·其七》全文
宋 / 晏几道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0)
翻译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注释
弄:演奏乐曲。
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
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
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
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菩萨蛮·其七》,描绘了一幅女子弹奏哀筝的动人画面。"哀筝一弄湘江曲",开篇即以湘江的乐曲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声声写尽湘波绿",通过筝声传达出湘江碧波荡漾的意象,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细腻。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细致地刻画了女子的手指轻盈地在十三弦上跳跃,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她内心深处的幽怨和愁绪。"当筵秋水慢",形容女子演奏时的专注神情,如秋水般清澈而缓慢,仿佛时间在她的音乐中停滞。

"玉柱斜飞雁",运用比喻,将筝柱比作斜飞的大雁,形象地描绘出筝音的旋律起伏,如同雁阵穿越天际。最后两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直接表达了女子在弹奏至情绪高潮时,内心的悲痛使她眉头紧锁,如同春山低垂,生动展现了她情感的深度和哀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哀筝之音,勾勒出一个女子深藏心底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手法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朝代:宋   字:叔原   号:小山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生辰:1038年5月29日—1110年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八七

从生不往来,至死无仁义。

言既有枝叶,心怀便险诐。

若其开小道,缘此生大伪。

诈说造云梯,削之成棘刺。

(0)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

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中。

时访丰干道,仍来看拾公。

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

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

(0)

送友人罢举归蜀

憔悴满衣尘,风光岂属身。

卖琴红粟贵,看镜白髭新。

栈畔谁高步,巴边自问津。

悽然莫滴血,杜宇正哀春。

(0)

宋州月夜感怀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0)

洛中送人还江东

洛城春雨霁,相送下江乡。

树绿天津道,山明伊水阳。

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

直望清波里,唯馀落日光。

(0)

寄罗郎中隐

休向中兴雪至冤,钱塘江上看涛翻。

三徵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

绿酒千杯肠已烂,新诗数首骨犹存。

瑶蟾若使知人事,仙桂应遭蠹却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