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菩萨蛮·其七》,描绘了一幅女子弹奏哀筝的动人画面。"哀筝一弄湘江曲",开篇即以湘江的乐曲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声声写尽湘波绿",通过筝声传达出湘江碧波荡漾的意象,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细腻。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细致地刻画了女子的手指轻盈地在十三弦上跳跃,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她内心深处的幽怨和愁绪。"当筵秋水慢",形容女子演奏时的专注神情,如秋水般清澈而缓慢,仿佛时间在她的音乐中停滞。
"玉柱斜飞雁",运用比喻,将筝柱比作斜飞的大雁,形象地描绘出筝音的旋律起伏,如同雁阵穿越天际。最后两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直接表达了女子在弹奏至情绪高潮时,内心的悲痛使她眉头紧锁,如同春山低垂,生动展现了她情感的深度和哀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哀筝之音,勾勒出一个女子深藏心底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手法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