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笼沙,红栏委浪,一碧无际。
催暝鸠啼,拖凉荇滑,隔浦春寒细。
湔裙令节,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
便教他、冥濛滴沥,正应恁时修禊。
年年此日,酒痕花泪,零乱俊游衫袂。
水上丽人,山阴修竹,往事都休记。
莫停檀板,且偎红袖,此会后贤应继。
归来也、明朝花下,问他晴未。
锦缆笼沙,红栏委浪,一碧无际。
催暝鸠啼,拖凉荇滑,隔浦春寒细。
湔裙令节,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
便教他、冥濛滴沥,正应恁时修禊。
年年此日,酒痕花泪,零乱俊游衫袂。
水上丽人,山阴修竹,往事都休记。
莫停檀板,且偎红袖,此会后贤应继。
归来也、明朝花下,问他晴未。
这首《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描绘了一幅雨中修禊的生动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渲染了东溪雨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充满了诗意与雅趣。
首先,词的开头“锦缆笼沙,红栏委浪,一碧无际”三句,以锦缆、红栏为背景,描绘出一片碧绿无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着,“催暝鸠啼,拖凉荇滑,隔浦春寒细”几句,通过暮鸠的啼叫、凉荇的滑动以及远处的春寒,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雨后的清新。
“湔裙令节,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则点明了修禊的时节和活动,丝雨轻柔地洒落在一川的翠色之中,增添了几分浪漫与雅致。接下来,“便教他、冥濛滴沥,正应恁时修禊”两句,表达了在这样的天气里进行修禊活动的恰到好处,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也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情趣。
“年年此日,酒痕花泪,零乱俊游衫袂”几句,通过酒痕、花泪、零乱的衫袂,描绘了修禊活动中人们欢聚畅饮、情感交融的场景,既有欢乐也有离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关怀。
最后,“水上丽人,山阴修竹,往事都休记”几句,将视线转向水上的佳人与山间的修竹,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放下过往的忧伤与遗憾。
“莫停檀板,且偎红袖,此会后贤应继”表达了词人希望这样的聚会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的愿望,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归来也、明朝花下,问他晴未”则以问句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预示着明天的相聚,充满了期待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雨中修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山人归去意何如,八尺方床自卷舒。
侧岸采茶敲石火,隔峰剪竹溜清渠。
碧潭印月菱花镜,白雁横空贝叶书。
后日相寻定何处?不于吴下即康庐。
丹极飞明诏,锋车召老臣。
仲舒经术䆳,贾谊谠言陈。
偃革怀殊俗,安田慰远人。
公心如皦日,江国自熙春。
散乱堆床帙,萧飕满案尘。
诡随吾不忍,高卧理还伸。
入奏能回主,当言莫爱身。
衮衣瞻望重,丈席侍趍频。
铅椠工无益,樵渔意巳亲。
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我自平生多异梦,似怜方朔诧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