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秋思动凉飙,起坐幽斋夜寂寥。
月色半窗天欲曙,秋声满院暑全消。
虚名世上真成梦,隐士山中早见招。
况复官閒公事少,自惭无补圣明朝。
忽惊秋思动凉飙,起坐幽斋夜寂寥。
月色半窗天欲曙,秋声满院暑全消。
虚名世上真成梦,隐士山中早见招。
况复官閒公事少,自惭无补圣明朝。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秋夜起坐》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心境的变化。首句“忽惊秋思动凉飙”以凉风乍起引发秋意,触动了诗人的思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和情感的波动。接着,“起坐幽斋夜寂寥”描绘了诗人因秋思而从沉思中醒来,起身在寂静的书斋里徘徊,感受着夜晚的孤独。
“月色半窗天欲曙”写出了秋夜转深,月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进,透露出黎明将至的气息,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明亮。同时,这句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秋夜即将过去。“秋声满院暑全消”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厚,暑气消散,满院的秋声仿佛在宣告季节的更替。
“虚名世上真成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虚名的反思,认为这些追求不过是梦幻泡影,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隐士山中早见招”则透露出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山中的隐士似乎早早地向他发出了归隐的邀请。
最后两句“况复官閒公事少,自惭无补圣明朝”,诗人庆幸自己官职清闲,公务不多,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人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自责之情。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色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个人价值观的体现。
五花素色逼窗檐,纸帐重将布被添。
天为韶阳太妖治,故令剪水作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