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
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
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和农业劳动的诗歌。开头两句“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表达了农民珍惜土地肥力,对过去十年的荒芜感到庆幸,这可能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休耕,使得土壤得到恢复。
接下来的两句“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描绘了一幅尚在期待收获的景象。桑树和柘枝还没有成熟,但农民对即将到来的麦子收成抱有希望。这反映出农业生产的不易和农民对于未来收成的渴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则写出了农作物生长的迅速,以及土地上已经出现了茂密的植被。这里“覆块”指的是地面,“苍苍”形容植被的浓密,这些生动的字眼展现了大自然的勃发活力。
诗人通过农父的话语,传达了对农业生产中细微变化的观察和尊重。农父告诫不要让幼苗过分旺盛,以免影响其成长,这体现了农民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敬畏。“勿使苗叶昌”中的“勿”,在古文中表示禁止或不必。
最后,诗人提到了要想富裕,就必须让牛羊自由放牧。这里强调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循环利用和自然平衡。这两句充满了智慧,提醒我们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来发展生产活动。
全诗通过对农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一种对土地、自然和劳动的敬意。它不仅是对农业美好生态的赞颂,也是对智慧生活哲学的传递。
修行门户,叙次通知,先须屏子休妻。
猛舍尘情,寂寞潇洒相宜。
无则街前展手,御寒时、纸布为衣。
随缘过,守清贫柔弱,火灭心低。
日用擒猿缚马,处无为清净,暗契真师。
境灭心忘,神凝气结灵芝。
得得逍遥自在,任诗词、劝诱愚迷。
功行满,指蓬瀛路稳,跨朵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