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长幼班以年,戚姻远近合以连。
未如骨肉金石坚,祖孙父子其属天。
诗人一炷仓稊烟,玉川拜后撄宁前。
如念尔祖思厥先,非真有闻胡传焉。
汉馀师法忌袭沿,谱系散落观者眩。
玉川摇首吾不然,持此薄命将谁妍。
向来得法双膝穿,老矣重任犹承肩。
有能一镞直我弦,两手付汝□□□。
君不见大书深刻开重元,遍四大海求其传。
乡人长幼班以年,戚姻远近合以连。
未如骨肉金石坚,祖孙父子其属天。
诗人一炷仓稊烟,玉川拜后撄宁前。
如念尔祖思厥先,非真有闻胡传焉。
汉馀师法忌袭沿,谱系散落观者眩。
玉川摇首吾不然,持此薄命将谁妍。
向来得法双膝穿,老矣重任犹承肩。
有能一镞直我弦,两手付汝□□□。
君不见大书深刻开重元,遍四大海求其传。
这首宋诗由项安世所作,题为《陈撄宁既刊周左司太仓稊米集于阜阳赵使君复刊撄宁诗于荆门诗家皆美其师徒传授之懿余亦次韵美之》。诗中,作者项安世赞扬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传承精神。他提到乡人按年龄排序,亲戚关系以亲疏相连,但都不及骨肉亲情的坚固,祖孙父子之情如同天定。诗人陈撄宁在研读经典时,对祖先和先贤充满敬意,认为真正的学问并非仅凭耳闻,而是需要亲身实践。
诗人批评当时师法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谱系散乱,让人困惑。然而,陈撄宁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即使自己命运坎坷,也愿意肩负起传承的责任。他鼓励后辈能够直接继承他的学说,甚至提出如果有人能真正理解并传承他的思想,就如同大书深刻地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寻找真理的脚步遍布四海。
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师徒间的忠诚与传承,同时也揭示了对学术严谨态度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学问传承的重视。
道傍谁家有古屋,主人不在行人宿。
门户萧条四壁空,野草依然映阶绿。
春燕归来细相认,绕屋低飞疑不定。
徒令独客久咨嗟,无复高堂乐繁盛。
一从兵火照坤维,十家九家无孑遗。
愿留此屋行人宿,莫问主人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