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促何刺促,东家迎鸾西家哭。
哭声休使东家闻,东家新妇嫁郎君。
满堂笑语看珠翠,夹道风传兰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树,君心一失无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归,饮泪行寻出门路。
青铜镜面无光采,苦心尚在容华改。
东家新妇倾城姿,似妾从前初嫁时。
刺促何刺促,东家迎鸾西家哭。
哭声休使东家闻,东家新妇嫁郎君。
满堂笑语看珠翠,夹道风传兰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树,君心一失无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归,饮泪行寻出门路。
青铜镜面无光采,苦心尚在容华改。
东家新妇倾城姿,似妾从前初嫁时。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去妇词》描绘了一个女子被弃后的悲凉境遇和内心世界。诗中以“刺促何刺促”开篇,形象地刻画了环境中的嘈杂与不和谐,反映了女子离开夫家时的尴尬和无奈。接下来通过“东家迎鸾西家哭”的对比,暗示了社会对婚姻变故的不同态度,新娘的欢庆与她的悲伤形成鲜明对照。
“哭声休使东家闻”表达了女子的自尊和隐忍,她不愿让邻居知晓自己的不幸。随后的“满堂笑语看珠翠”、“夹道风传兰麝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新妇的热闹与她的孤独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了世态炎凉。
“浮云上天花落树”运用自然景象寓言,表达女子命运如浮云般飘忽不定,失去丈夫后如同花儿凋零,无法挽回。接下来的“君心一失无回悟”揭示了女子对丈夫背叛的痛心和对挽回无望的绝望。
“明知遣妾何所归”直抒胸臆,女子明白自己被遗弃后的出路艰难,只能含泪离去。而“青铜镜面无光采,苦心尚在容华改”则借物喻人,镜子象征着女子的青春不再,容貌虽在,但内心的痛苦无法掩饰。
最后,“东家新妇倾城姿,似妾从前初嫁时”以新妇的美貌反衬出自己的憔悴,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现状的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去妇的悲剧命运和对爱情失落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