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六》
《送方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桐城多我友,药地是吾师。

子弟皆能学,如君更好辞。

依人来岭海,问道得轩羲。

归取潜夫论,研心未老时。

(0)
鉴赏

这首诗《送方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学问追求的赞赏。

首联“桐城多我友,药地是吾师”点出友人与诗人的关系,桐城代表着深厚的友情,而药地则象征着学问的宝库,诗人将友人视为自己的老师,体现了对友人学问修养的高度评价。

颔联“子弟皆能学,如君更好辞”进一步赞扬友人的教育能力与文学才华,暗示友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在教导后辈方面也颇有建树,且其文辞优美,令人钦佩。

颈联“依人来岭海,问道得轩羲”描绘了友人远行求学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知识、不畏艰难的精神的敬仰。岭海代表遥远的地方,轩羲则是古代的圣贤,这里暗含了友人向先贤学习,追求更高境界的寓意。

尾联“归取潜夫论,研心未老时”预祝友人在学成归来后,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即使年岁已高,仍保持一颗求知的心。潜夫论是古代的一部著作,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学术追求的期待和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深意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学问追求的赞赏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学问的珍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寒悰·其一

残日东风雪半庭,薄寒轻醉几时醒。

连宵烛下闻裁胜,何处花前遇踏青。

染袖不拼香漫灭,移灯长忆影娉婷。

愁心只有吴歈觉,更向玲珑仔细听。

(0)

寄怀韬仲秣陵并促归骑·其二

金堂不似桂堂深,十二轩窗黛色临。

燕绕杏梁淹宿雨,蝶穿花榭澹朝阴。

檀槽急语他年恨,蜡烛娇啼此夜心。

寄语游缰归及早,东风催绿渐成林。

(0)

摸鱼子·其三索徐翰友九节紫箫

是琅玕、参差十管,斸云嶰谷裁取。

玲珑紫玉悬珠幕,囊锦谁能轻与。曾见许。

记小阁、春灯协律调中吕。帘衣月午。

有瑟瑟天风,层台百尺,吹引凤凰去。

折杨柳,一曲移宫换羽。声声细入丝缕。

九灵昨夜瑶窗听,销却人间凄楚。留此住。

得几度、摩挲翠袖笼寒处。商量往路。

向明月桥边,琼花开后,重谱竹西句。

(0)

阮郎归.楚南客楼晚眺

楼边秋淡水云空。遥山青数重。隔江鸦队趁斜风。

一声何处钟。伤极目,怕支筇。三湘多落枫。

残阳正射酒旗东。离亭长短红。

(0)

貂裘换酒·其一和朱十

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

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感此日、琼枝先寄。

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

缄未拆,杂悲喜。频年泪滴芳兰悴。

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

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

若天意、定怜才子。

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

楚江柳,又青矣。

(0)

三部乐.题陈其年填词图

片玉情怀,向罨画溪边,惯欹吟帽。

教翻箫谱,桃叶春江迎到。

按湘竹、七点排星,趁柔声绕指,填写双调。

斜行香墨,洒破蜀笺花鸟。

旗亭偶然赏酒,听翠鬟捧拍,歌残多少。

更攀垂垂琐柳,霞鞍骢小。赋铜楼、月昏云晓。

都不是、乌丝旧草。元九姓氏,应早有、宫眉知道。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