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这首宋词《迷神引·贬玉溪,对不山作》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贬谪玉溪时的景色和心境。开篇以黯黯青山与落日余晖相映,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浩浩大江东注"则寓言人生的流逝,江水东流,象征着时光荏苒,远离京都长安。
接下来的"馀霞散绮,向烟波路",通过描绘霞光消散在烟波江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迷茫。"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京都的怀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下片转向眼前景致,"几点渔灯小,迷近坞",渔火点点,暗示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的孤独。"一片客帆低,傍前浦"进一步强化了游子漂泊的感觉。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感叹自己身为儒者却遭遇贬谪,深感仕途坎坷。
"觉阮途穷,归心阻"引用阮籍的典故,表达出路途艰难,归乡无望的悲凉。"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借月色千里,哀叹人生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最后,"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以竹枝歌的哀怨之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色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贬谪后的失落、思乡和自我反省,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梦里邯郸熟,谈间栗里亲。
不闻担板汉,曾羡釆薇人。
停待容来日,商量尚小贫。
只欺五斗米,典没万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