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常谢客,何怪没蓬蒿。
耕耨宽时两,川原足土膏。
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
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
柴门常谢客,何怪没蓬蒿。
耕耨宽时两,川原足土膏。
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
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彭孙贻以“梅雨三首(其二)”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季中乡村的独特景象和生活情趣。
首句“柴门常谢客”,开门见山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静谧与淳朴,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杂,只有与世无争的宁静。接着,“何怪没蓬蒿”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赞美,蓬蒿虽野,却也别有一番生机与自然之美。
“耕耨宽时两,川原足土膏”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忙时节的景象,耕地与播种的忙碌与土地的肥沃相映成趣,体现了农民辛勤劳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黄梅季节的苔藓在石阶上蔓延,红杏花在粉墙上绽放,色彩鲜明,生机勃勃,展现了雨季特有的自然风光。
最后,“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两句,以观鱼的动作结束全诗,既是对幽居生活的悠闲自得的描绘,也是对内心平静、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昔闻八百里,今来八百亩。
为问袁阿宏,何如贺监不。
黄冠吾愿学,其如多八口。
形体作仆奴,礼法成枷钮。
幸尔略知识,效颦辞五斗。
强作舒眉诗,学饮宽肠酒。
所以不脱然,为身非我有。
恩爱毒其躬,父母掣其肘。
未免愧古人,青山空矫首。
长安二月时,阳缓北风厉。
霜刃割地皮,古木领寒气。
纷纷骡马尘,晓起如云辟。
置酒上南冈,别我好兄弟。
一母生三人,顶踵皆相类。
发愿穷无生,百劫相砥砺。
言前识锋机,死里寻关捩。
居身如竖铜,蓄口唯谈义。
兄性温而真,弟性坦而毅。
余性兼宽猛,弦韦时相济。
堕地便同根,飞天亦共翅。
一旦忽分首,能不添憔悴。
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
畏路如畏虎,猜官如猜谜。
长兄见老成,劝余勉为吏。
钱谷慎出入,上下忌同异。
小弟发狂谭,兄言胡乃赘。
胸臆自可行,荣枯安足计。
纵使挂弹章,亦只数行字。
八十日彭泽,独非男儿事。
言罢日西沉,强起各分袂。
马尾对马尾,东西倏异位。
欲哭近妇人,一笑飞寒泪。
《出燕别大哥三哥》【明·袁宏道】长安二月时,阳缓北风厉。霜刃割地皮,古木领寒气。纷纷骡马尘,晓起如云辟。置酒上南冈,别我好兄弟。一母生三人,顶踵皆相类。发愿穷无生,百劫相砥砺。言前识锋机,死里寻关捩。居身如竖铜,蓄口唯谈义。兄性温而真,弟性坦而毅。余性兼宽猛,弦韦时相济。堕地便同根,飞天亦共翅。一旦忽分首,能不添憔悴。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畏路如畏虎,猜官如猜谜。长兄见老成,劝余勉为吏。钱谷慎出入,上下忌同异。小弟发狂谭,兄言胡乃赘。胸臆自可行,荣枯安足计。纵使挂弹章,亦只数行字。八十日彭泽,独非男儿事。言罢日西沉,强起各分袂。马尾对马尾,东西倏异位。欲哭近妇人,一笑飞寒泪。
https://shici.929r.com/shici/4IrfQQ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