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谋国论纵横,上书能止十万兵。
闇于谋己亡其身,食客空有三千人。
身为大臣居奇货,即无李园祸亦大。
君不见,吕仲父,于国何亲蜀道苦。
黄山苍苍,申江洋洋,祀君名宦陈椒浆。
千载民情尚如此,远胜太牢祀公子。
善于谋国论纵横,上书能止十万兵。
闇于谋己亡其身,食客空有三千人。
身为大臣居奇货,即无李园祸亦大。
君不见,吕仲父,于国何亲蜀道苦。
黄山苍苍,申江洋洋,祀君名宦陈椒浆。
千载民情尚如此,远胜太牢祀公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古代政治中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首句“善于谋国论纵横”,赞扬了某位政治家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策略和雄辩能力。接着,“上书能止十万兵”进一步强调了这位政治家的智慧和影响力,他的一封奏折就能避免大规模战争,显示出其对国家和平的贡献。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揭示了这位政治家在个人谋算上的失败。“闇于谋己亡其身”,指出他在处理个人事务时的盲目和失误,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尽管他身边有三千名食客,却未能为他提供有效的帮助或建议,暗示了人才的浪费和政治生态的问题。
“身为大臣居奇货”,批评了这位政治家利用自己的职位和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即无李园祸亦大”,通过类比,警告了类似权臣李园的危险,即使没有直接的威胁,这种行为本身也足以引起巨大的危害。
最后,诗人以吕仲父为例,强调了与国家关系的疏远和对蜀地的艰难旅程,以此来反思和警示。通过“黄山苍苍,申江洋洋”,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不可预测。祭祀君山的名宦陈椒浆,表达了对过去政治人物的怀念和敬意。而“千载民情尚如此,远胜太牢祀公子”,则表达了民众对于公正和道德的渴望,认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祭祀,远比传统的祭祀方式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对政治智慧、道德责任以及民众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