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慕竹溪逸,爱此竹树林。
悠然展幅素,绿玉何萧森。
万竿挺寒翠,千亩横素阴。
亦有高节士,结庐江水浔。
夹池乱橘柚,拂槛锵球琳。
讵开蒋诩径,但抚山公琴。
朅来仙省游,双管耀华簪。
截彼虬龙簳,写兹鷟鸑音。
无为眷荆渚,寤宿增遐心。
此君在几席,可以澹尘襟。
念本孤生植,冉冉泰山岑。
愿为琅玕赠,徙倚一长吟。
吾慕竹溪逸,爱此竹树林。
悠然展幅素,绿玉何萧森。
万竿挺寒翠,千亩横素阴。
亦有高节士,结庐江水浔。
夹池乱橘柚,拂槛锵球琳。
讵开蒋诩径,但抚山公琴。
朅来仙省游,双管耀华簪。
截彼虬龙簳,写兹鷟鸑音。
无为眷荆渚,寤宿增遐心。
此君在几席,可以澹尘襟。
念本孤生植,冉冉泰山岑。
愿为琅玕赠,徙倚一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林的向往与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诗中以“竹溪逸”、“竹树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万竿翠竹挺立,千亩绿荫横铺,既有自然之美,也寓含着高洁之志。诗人还提到,竹林中有高风亮节之人,结庐于江边,与自然和谐共处。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绿玉”、“虬龙簳”、“鷟鸑音”,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美,也寓意着君子之德。同时,诗人通过“蒋诩径”、“山公琴”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艺术的珍视。
最后,诗人感慨于远离尘嚣的竹林生活,希望以此作为心灵的慰藉。他想象自己成为那片竹林的一部分,与之相依相伴,以此净化心灵,远离世俗的纷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
宫杨媚朝旭,沟水鸣春湍。
别殿黄金瓦,横桥白玉阑。
借问此何地,无乃东长安。
长安陌头二三月,杏萼离离缀绯雪。
伊谁种此千万株,长待儒生与攀折。
孝皇龙飞十五春,亲策进士三百人。
是时嘉州有章子,名姓赫赫惊朝绅。
白马青袍速流电,日中醉下琼林宴。
吁嗟此日画里看,犹似当年陌头见。
陌头画里两模糊,可道今吾非故吾。
南台罢起郎官草,东郡聊分刺史符。
皎月寒冰清誉在,云霄随处是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