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可是怜高节。濡毫幻出真清绝。雨叶共风枝。
天寒人倚时。萧萧襟韵胜。堪与梅兄并。
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赏音。
多情可是怜高节。濡毫幻出真清绝。雨叶共风枝。
天寒人倚时。萧萧襟韵胜。堪与梅兄并。
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赏音。
这首宋词《菩萨蛮·其七》是赵师侠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形象和诗人的情思。"多情可是怜高节",开篇即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雅,似乎在说诗人对竹子的深情厚意,是对其高尚品质的怜爱。"濡毫幻出真清绝",通过挥毫泼墨,诗人将竹子的清秀之美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雨叶共风枝,天寒人倚时",描绘了竹子在风雨中挺立的姿态,即使天气寒冷,人们也会依靠它,寓言了竹子给予人们的实用价值和精神寄托。"萧萧襟韵胜",竹叶的沙沙声仿佛传递着一种清雅的韵律,这韵律与梅花的高洁相媲美,"堪与梅兄并",表达了诗人对竹子与梅花同样傲骨的认同。
最后两句"不用翠成林,坡仙曾赏音",诗人认为竹子不必如林般密集,单株就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而苏东坡(坡仙)也曾赞赏过这种韵味,暗含了对赵师侠自己作品的认可,以及对前人审美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竹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高洁品性的崇尚和自然之美的欣赏。
雷动云横,惊飙鹜、北城西下。
人共骇、赤丸夜语,电光飞射。
将领未承诸葛令,櫜鞬已在汾阳胯。
笑书生、思握玉鳞符,从公驾。铃索静,云麾亚。
追往事,何多暇。道一篇乐府,翰林情话。
日月低回黄阁梦,风云惨淡凌烟画。
尽花边、高冢卧麒麟,终潇洒。
凋零万木丛中,秋霜不陨苍筠节。
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
妻病儿殇,归来空在,蒯缑弹铗。
分躬耕垄□,□山鹊起,谁唤与,将军猎。
腰下铁丝有箭,柰荒寒、冷霾彪穴。
见哀漂母,犹胜低首,看人颜色。
百折弥坚,一穷终泰,不容终结。
望伯奇细写,履霜幽怨,洒西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