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三》
《秋怀·其三》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云无复似春浓,天地何人到此穷。

斜日淡烟今古恨,如何都付与孤鸿。

(0)
翻译
秋天的云彩不再像春天那样浓郁,天地间又有谁能走到这尽头。
夕阳下的淡淡烟雾弥漫着古今的遗憾,这一切都交给孤独的鸿雁去承载。
注释
秋云:秋季的云彩,可能象征着哀愁或季节的变化。
春浓:春天的浓厚气息,这里形容云彩的浓密和生机。
斜日:落日,傍晚时分的太阳。
淡烟:稀薄的烟雾,可能代表迷茫或淡淡的哀愁。
今古恨:古今以来的遗憾或愁绪。
孤鸿:孤独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孤独或无法传达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秋意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秋云无复似春浓",直接点出了秋天与春天景色的不同,秋云淡远,不如春天的浓郁多姿,这已经隐含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对过去的怀恋。

紧接着"天地何人到此穷"一句,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无奈。诗人似乎在问天地,为什么会让他陷入这样一个穷苦的地方?这里的“穷”字,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贫乏,更有心灵上的寂寞。

第三句"斜日淡烟今古恨",则是在描绘一种时间流转中积累的深沉怨念。斜阳、淡烟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而“今古恨”则是说这种怨念已经跨越了现在和过去,成为了永恒的话题。

最后一句"如何都付与孤鸿",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些深沉的怨念,又该如何去处理?“孤鸿”指的是秋天里偶尔飞过的孤独的大雁,它也成为了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孤寂,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文帝登虎圈问尉禽兽簿不能对虎圈啬夫对甚悉上拜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曰今以口辨超迁恐天下争口辨无实遂不拜

辨舌机锋锐,言簧巧意倾。

一闻贤者议,众鄙啬夫名。

利口宜深戒,违颜愿力争。

须知玄默化,帝已久躬行。

(0)

双溪亭

源委萦苕霅,乾坤接水云。

半天孤月照,两派一溪分。

日落虹垂影,鱼翻縠断纹。

烟波岂无义,泾渭固难群。

(0)

题胡待制平贼帖

误国何人作计疏,满朝元未识真儒。

至今恨却无颇牧,不念丘原起日无。

(0)

遇顺风不及到齐山

爱渠风伯送行舟,莫作齐山一日留。

直向峡江千里去,搀天绝壁快吟眸。

(0)

泊金山观虞仲房书云峰扁榜

平生笔法蔡中郎,到处标名忆仲房。

一涕无从人不见,云峰亭下水茫茫。

(0)

江汉楼

楼高百雉楚城东,吴蜀衣冠邂逅逢。

自是荆山为屏翰,更看江汉日朝宗。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