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飞兔走尚牢笼,暑往寒来秋已穷。
何妨去访无□伴,左拉安期右赤松。
乌飞兔走尚牢笼,暑往寒来秋已穷。
何妨去访无□伴,左拉安期右赤松。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迭,同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乌飞兔走尚牢笼”以乌鸦和兔子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时间如飞鸟走兔般迅速流逝,仿佛被某种无形的牢笼所束缚,无法逃脱。接着,“暑往寒来秋已穷”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从炎热的夏天过渡到寒冷的冬天,秋天已经接近尾声,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流转。
后两句“何妨去访无□伴,左拉安期右赤松”,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这里“无□伴”中的“□”可能代表一个字,但具体字形不清晰,可能是“仙”或“道”等与隐逸生活相关的字,意指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隐士朋友。而“左拉安期右赤松”则是借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安期生和赤松子的典故,安期生和赤松子都是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着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同样追求精神自由的朋友一起,远离尘嚣,享受隐居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已蹑东游屩,还乘上海槎。
寻真度弱水,招子饭胡麻。
少广苍精佩,双成绿髻髽。
娱游芝作盖,服食枣如瓜。
鼍乘观初日,神虚茹幼霞。
玉笙宵度曲,金匮夙抽芽。
遂把东皇袂,来朝阿母家。
初平羊已化,中散虱空爬。
剑蚀缑仍结,尊空石漫洼。归期定何日?
夜夜卜灯花。
泰伯常采药,深蹊入芳菲。
攀桂作帷帐,纫兰制裳衣。
坐令文身俗,悉从端委归。
支胤后世君,礼让日渐违。
迷阳行棘足,蘼芜露沾衣。
三秀不改度,斋房耀灵辉。
撷之荐瑶席,神享民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