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其二》
《渡江·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形虎脊高低去,帆影鱼鳞远近来。

已到江南望江北,更留青眼为谁开。

(0)
翻译
山势如同老虎的脊背起伏有致,远处近处的船帆像鱼鳞般忽隐忽现。
我已经到了江南,遥望江北,但还会保留着一份期待,不知是为了谁而开放。
注释
山形:形容山势。
虎脊:比喻山势像老虎的脊背。
高低去:起伏变化。
帆影:船帆的影子。
鱼鳞:形容船帆密集如鱼鳞。
远近来:有的远去,有的靠近。
江南:指南方地区。
江北:指北方地区。
青眼:正视或欣赏的眼光,这里指期待。
谁:不确定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过江的画面,通过对山形和帆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动感与远近景深之美。首句“山形虎脊高低去”以生动的比喻传达出山势的起伏变化;次句“帆影鱼鳞远近来”则巧妙地将帆影比作鱼鳞,展现了帆船在水面上的轻盈与穿梭自如。第三句“我已到江南望江北”,诗人站在江南向对岸望去,流露出一丝留恋之情;末句“更留青眼为谁开”中,“青眼”通常指代酒杯,这里或许暗喻诗人因思念而暂缓行程,以酒为伴。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王玉峰素善房中术一时搢绅多从之游称曰神仙翁后竟以是败道而死因戏成此诗

错疑秘诀不曾传,犹记逢人说汞铅。

多少朝绅真弟子,青娥队里哭神仙。

(0)

存没口号十六首·其十六顾山人季狂

十劳鳞羽访空山,莫怪裁书九不还。

布帽遮头腰挂网,可堪名姓到人间。

(0)

草堂归隐为大觉住持渶性源澜性海赋

相携无著与天亲,卓锡诛茅遂隐沦。

世外不生尘土梦,山中共息水云身。

烟霞閒伴初归客,猿鹤欢迎旧主人。

悟得真空诸念寂,草堂风月倍清新。

(0)

清平乐.春归

绣窗无那。自卷帘儿坐。羞睹黄莺枝上卧。

抛去青梅数颗。东风阵阵相催。胭脂满地苍苔。

春色依然归去,为谁留下愁来。

(0)

鹊桥仙.自题小影寄给思成

也还美睡,也还善饭,忙处此心常暇。

朝来点检镜中颜,好像比去年胖些。

天涯游子,一年恶梦,多少痛愁惊怕。

开缄还汝百温存,爹爹里好寻妈妈。

(0)

水龙吟.六月四日顾鹤逸、金心兰、吴昌硕、曹君直招同云间和尚饯余于虎邱,谱此留别

惨然醉不成欢,酒杯都向君前尽。

飞鸿杳杳,碧城何许,南来都无准。

昨夜星辰,檀郎谢女,春眠方稳。

甚七条弦上,声声变徵,曷不唱风波定。

十载抛残玉轸。怨芳尘泪珠难忍。

感时惜别,思量不似,者番凄紧。

后日湖山,舞裙歌屐,欢踪难问。

怕重逢换了,翠尊银烛,旧潘郎鬓。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