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劳鳞羽访空山,莫怪裁书九不还。
布帽遮头腰挂网,可堪名姓到人间。
十劳鳞羽访空山,莫怪裁书九不还。
布帽遮头腰挂网,可堪名姓到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以自然为伴,远离尘嚣。"十劳鳞羽访空山",隐士多次探访那幽静的山林,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莫怪裁书九不还",表达了隐士对文字世界的疏离,他不愿被世俗的文字束缚,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布帽遮头腰挂网",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布帽遮头,象征着他对物质的淡泊;腰挂渔网,则可能暗示他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朴素理解。"可堪名姓到人间",则表达了隐士对于名声与世俗的不屑,宁愿在山林中保持匿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士的形象,传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态度的向往。
信州兵败公潜踪,随身长物惟号钟。
垂帘卜肆一再鼓,惊猿唳鹤凄心胸。
东山桐,西山梓,发露精诚声变徵,几时流转入燕京,跣足麻衣抱琴死。
沧桑变易五百年,断丝枯木若为传。
自来神物久必显,岂肯灭没随秋烟。
吴君嗜古兼尚义,铭刻摩挲叠山字,解囊坏漆郁苍凉,斑斑尽是遗民泪。
遗民泪竭东海枯,冬青树老啼哀乌。
请弹丞相《松风曲》,再访闽中《何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