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恨哲人逝,千秋事业虚。
萧疏空院竹,冷落满床书。
梦断池塘草,魂依广柳车。
黄昏风雨夜,独坐几欷歔。
共恨哲人逝,千秋事业虚。
萧疏空院竹,冷落满床书。
梦断池塘草,魂依广柳车。
黄昏风雨夜,独坐几欷歔。
这首明代申佳允的《哭郑蕙圃八首(其五)》表达了诗人对故去哲人的深深哀悼和惋惜之情。首句“共恨哲人逝”,直接抒发了对郑蕙圃去世的悲痛,"千秋事业虚"则暗示了哲人的离世使得他们的共同事业失去了重要支柱,显得空虚无依。
接下来的两句“萧疏空院竹,冷落满床书”,通过描绘院中竹子的稀疏和满床书籍的冷落,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寂寥凄清的氛围,体现出郑蕙圃生前的学术追求和人格魅力如今已无人能继。
“梦断池塘草,魂依广柳车”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者魂魄的追忆,想象他在梦中仍与那池塘边的草木相伴,而他的精神仿佛还依恋着那辆曾经载着他四处奔波的广柳车。
最后两句“黄昏风雨夜,独坐几欷歔”,以黄昏风雨之夜的景象收束全诗,诗人独自坐在那里,内心充满哀伤和感叹,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郑蕙圃的悼念之情。
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
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
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
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
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
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
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
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
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
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
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
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
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
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
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
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章泉二老歌》【宋·戴复古】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6ITPh1.html
吾宗有东野,诗律颇留心。
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
霜空孤鹤唳,云洞老龙吟。
群噪无才思,昏鸦自满林。
绿阴啼鸟春将老,古寺垂杨日未西。
客子欲归风满袖,桃花无语水流溪。
有人蔬笋忘饥渴,何处松楸杂笑啼。
准拟一时僧榻畔,诗翁题后更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