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耕不半亩,黄花列千丛。
萧条变衰时,一夕万里风。
立孤不作难,英英异风骨。
君看墙东客,夜寒步霜月。
我耕不半亩,黄花列千丛。
萧条变衰时,一夕万里风。
立孤不作难,英英异风骨。
君看墙东客,夜寒步霜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独特情感与深刻理解。首句“我耕不半亩,黄花列千丛”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虽耕作不多,但黄花却繁茂地生长着,形成一片金黄色的海洋。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萧条变衰时,一夕万里风”描绘了季节更替,万物凋零的景象,而一夜之间,狂风席卷而来,似乎预示着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与变化。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立孤不作难,英英异风骨”则赞美了菊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高洁,即使孤独也不失其风骨,展现出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独特魅力。这里的“英英”,既指花朵的鲜艳,也象征着菊花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君看墙东客,夜寒步霜月”将视角转向了一位夜晚漫步于霜月之下的客人,通过这位客人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寒冷之夜依然绽放的美丽与坚强。这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自我、坚持信念的人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生命坚韧以及人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赞美,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