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感和集归来辞·其六》
《杂感和集归来辞·其六》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渐还归闾里,于役未云休。

来时数僮仆,经过认川邱。

黎母山应远,陆公泉尚流。

吾生亦幸矣,垂老海天游。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杂感和集归来辞》中的第六首,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当下处境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首句“渐还归闾里”,诗人描述了自己逐渐回归故乡的情景,暗示着一种从外界返回内心世界的过程。接着,“于役未云休”一句,点出了诗人虽已归家,但心中仍存留着未尽之事或未解之惑,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不完全释放。

“来时数僮仆,经过认川邱。”这两句通过回忆来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旅途的怀念,以及对沿途风景的深刻印象。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黎母山应远,陆公泉尚流。”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视野,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地方,黎母山和陆公泉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山和水的永恒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永恒不变事物的追求。

最后,“吾生亦幸矣,垂老海天游。”诗人在此抒发了对生命幸事的感慨,尽管年岁已高,但仍能游历海天之间,享受生活的美好。这句话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足,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送比部孙郎中将漕二浙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

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

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

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

(0)

题梅山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

虹屈英雄气,鸥群自在身。

永怀三洞诀,高谢九江春。

择地开仙馆,看云剪寿巾。

玄台秋步月,虚室夜凝真。

无梦生芳草,留年养大椿。

碧茸香不断,青鸟性偏驯。

太液刀圭就,中黄道路新。

武夷空坠马,郁木竟栖神。

绛节虽朝帝,灵波尚济民。

一名传旧史,千古事严禋。

瑞气生仙药,清风付羽人。

坛遗金鼎像,井锁玉华津。

地接洪崖府,溪通剑水滨。

鹤归云抖擞,龙起石鳞皴。

已悟身为患,元期德有邻。

青山不忘我,今日是天亲。

(0)

寄题月潭方丈

嵩山古禅林,俯有潭一镜。

中涵片月朗,了了能见性。

月即是圆觉,潭即是清净。

清净而圆觉,何以得究竟。

鼻端一点白,而具法眼正。

指亡轮灭没,千江烟相映。

寒山叫不应,谁与足幽咏。

众生在黑劫,转脚成踏暝。

脱落众浊源,舞影秋夜静。

(0)

游山七绝.栖霞洞

云封雾锁半天寒,短杖攀缘扣玉关。

见说碧虚风景别,傥容投老寄尘颜。

(0)

忆桃源·其二

白云堆里采芙蓉。枝枝香艳浓。灵龟畔岸起祥风。

楼高十二重。黄金殿,碧云笼。丹砂透顶红。

神机运处鬼神通。清真达上宫。

(0)

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

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